厄立特里亚国旗(厄立特里亚的国家概况介绍)

heiwantiyu 22-07-23 59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847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厄立特里亚位于非洲东北部,东非及非洲之角最北部,北纬12°42‘和18°2’,东经36°30‘和43°20’之间,西邻苏丹共和国,南邻埃塞俄比亚,东南与吉布提相连,东北濒临红海,与沙特 *** 和也门相望,扼红海进出印度洋的门户,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国土面积12.4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200公里,隔海与沙特 *** 、也门相望,扼连接欧、亚、非海上通道的咽喉——曼德海峡,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厄立特里亚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东部平原由西北向东南缓倾。马雷布河为更大河流。高原地区气候宜人。

厄特包括了非洲拥有的多种地貌和气候,有地球上最热和更低的地点(科波谷地)和东非地区降雨最多的地区(费尔非尔)。

厄立特里亚全境依据地形地貌可划分4个地理自然区:东部坡地、东部沿海平原、中部高原和西部低地丘陵。中央高原占国土三分之一,海拔1800~3000米;西部低地,平均海拔1000米;东部低地,平均海拔500米,沿海平原,平均海拔500米以下。地势从中部高原的2300多米海拔,向西部低地和东部坡地及沿海平原主次下降。境内更高峰为中部高原安姆巴-索依拉峰(Amba Soira),海拔3013米,更低点为东部平原的科巴尔低地(Kobar),低于海平面75米。塞迪特河(Setit)为其境内唯一常流河,全长180公里,更大的季节河马雷布河满水期长达440公里。

厄立特里亚属于高原地区气候温和,凉季(12月至次年2月)气温为15℃,热季(5月至6月)气温为25℃。东部和西部平原地区气候炎热,更高气温可达40℃以上。高原和西部地区全年降雨量为1000~2000毫米。东部除阿斯马拉东北有一狭长的多雨带外,大部分地区雨量不足,尤其是红海沿岸平原,一年中大部分时间干旱,呈沙漠状态。

厄立特里亚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以农业为主,80%的人口从事农牧业。生产落后,丰年粮食自给率仅60%~70%。独立后, *** 着力经济重建,制定了以私有经济为主导的市场经济发展战略。

【国 名】厄立特里亚国(The State of Eritrea)。

【面 积】12.4万平方公里(包括达赫拉克群岛近1000平方公里)。

【人 口】人口670万,

【民 族】厄立特里亚有9个民族:提格雷尼亚(约占人口50%)、提格雷(31.4%)、阿法尔(5%)、萨霍(5%)、希 *** 伯(2.5%)、比伦(2.1%)、库纳马(2%)、纳拉(1.5%)和拉沙伊达(0.5%)。

【语 言】厄立特里亚各族均有独自语言,全国主要用提格雷尼亚语、 *** 语,通用英语、意大利语。

【信 仰】国民信仰东正教和 *** 教的约各占一半,少数人信奉天主教或传统拜物教。

【货币名称】纳克法。

【汇率】1美元≈15.38纳克法。

【首 都】阿斯马拉(A *** ara),人口约71万,海拔2300~2400米;年平均气温16.9℃,降雨量525.5毫米。

【国家元首】厄立特里亚总统伊萨亚斯·阿费沃基(Isaias Afwerki),1993年5月22日当选至今。

【重要节日】独立日:5月24日(1993年);武装斗争纪念日:9月1日(1961年)。

【自然概况】厄立特里亚位于东非及非洲之角最北部,扼红海南段。南邻埃塞俄比亚,西靠苏丹,东南与吉布提接壤,东北隔红海与也门和沙特 *** 相望。海岸线(包括达赫拉克群岛等355个岛屿)长1350公里。中央高原占国土三分之一,海拔1800~3000米;西部低地丘陵,东部沿海平原。境内更高峰为中部高原的安姆巴-索依拉峰(Amba Soira),海拔3013米,更低点为东部平原的科巴尔低地(Kobar),低于海平面75米,塞迪特河(Setit)为其境内唯一常流河,全长180公里,更大的季节河马雷布河满水期长达440公里。高原地区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为17℃,降水525毫米。12月~2月平均气温更低,为15℃,5月~6月平均气温更高,为25℃;4月~5月为小雨季,6月~8月为大雨季,其余为旱季。东部和西部低地气候炎热干燥,年平均气温分别为30℃和28℃,年均降水量不到400毫米。红海沿岸多沙漠,3月~10月间白天气温可达40℃以上。

【历 史】公元前8世纪,闪米特人和库希特人迁徙此地。公元3世纪起沿海地带兴起若干部落联盟,先后被阿克苏姆王国、奥斯曼帝国和埃及占领。1869年,意大利殖民者来此拓殖,在阿萨布港建特权区,并不断向厄内陆推进。1889年,意殖民者同绍阿国王签订《乌西阿利条约》,确认意占有阿萨布、马萨瓦、克伦、阿斯马拉等地。1890年,意将占领区合并为统一殖民地,命名为“厄立特里亚”(拉丁语“红海”)。1941年,意军战败,厄成为英国托管地。1950年12月,联合国将厄作为一个自治体同埃塞俄比亚结成联邦。1952年,厄立法会议选举产生地方 *** ,埃塞俄比亚皇帝派代表驻厄。1962年,埃塞皇帝塞拉西废除联邦,设厄为埃塞第14个省,引发厄立特里亚解放阵线(厄解阵)开展武装斗争。1970年,厄立特里亚人民解放阵线(厄人阵)成立,并主导独立战争。1991年5月,厄人阵同埃塞俄比亚的提格雷人民解放阵线联手推翻门格斯图政权。5月24日,厄人阵解放厄全境,29日成立临时 *** ,伊萨亚斯·阿费沃基出任临时 *** 总书记兼武装部队总司令。1993年4月23日~25日,厄在联合国监督下举行公决,99.8%的民众选择独立。埃塞过渡 *** 接受公决结果,承认厄独立。5月22日,伊萨亚斯出任总统;24日,厄正式宣告独立并举行开国庆典,厄立特里亚国正式成立(具体可查看世界历史网《厄立特里亚的历史发展阶段简介》的相关介绍)。

【政 治】厄立特里亚独立后,厄立特里亚 *** 注重政权建设,加紧经济重建,政局保持基本稳定。1998年~2000年,厄立特里亚与埃塞俄比亚发生边界战争。2000年两国签署和平协议。2001年上半年,厄立特里亚公布“选举法”和“政党组织法”草案,拟于当年底举行大选,逐步实行多党制。但随后党内发生严重政治分歧,选举无限期推迟。2002年,厄颁布《选举法》,明确提出“多党制不符合厄现状”。近年来,伊萨亚斯总统将巩固政权、维护国家独立和安全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地方党政军力量,严控境内外反对派,同时采取利民措施,保持了政局的基本稳定。

【宪 法】1994年成立制宪委员会,1996年7月宪法草案出台。1996年12月,厄成立制宪议会,1997年5月23日,制宪议会通过宪法并正式颁布实施。宪法规定,国民议会是国家更高权力机构和立法机关;实行总统内阁制,总统由国民议会选举产生,任期5年;总统拥有任命 *** 高官、成立或解散有关 *** 部门和机构等权力;政教分离,宗教平等;民族语言一律平等,不确定国家官方语言;人民享有平等、自由、选举等基本权利。2014年5月,伊萨亚斯总统在独立日庆典上宣布将启动新宪法起草进程。目前,新宪法仍在起草中。

【议 会】厄立特里亚国民议会设150个议席,包括人阵党中央委员会成员75名、制宪议会成员60名及厄旅外侨胞代表15名,其中22%为女议员。议长由全体议员选举产生,任期5年,现由伊萨亚斯总统兼任。国民议会负责国家立法,批准预算和选举国家元首。1993年~2000年国民议会共召开13次大会,此后一直休会。

【政 府】厄立特里亚实行总统内阁制,总统伊萨亚斯兼任 *** 首脑。厄首届 *** 成立于1993年6月7日。此后,伊萨亚斯总统不定期对内阁进行改组,本届内阁成立于2016年7月,成员共有17人:外交部长奥斯曼·萨利赫(O *** an Saleh)、能源与矿产部长塞巴特·埃弗雷姆(Sebhat Ephrem)、司法部长法齐娅·哈希姆(Fawzia Hashim,女)、旅游部长阿丝卡露·门克里奥斯(Askalu Menkerios,女)、水土环境部长特斯法伊·格布雷塞拉西(Tesfai Ghebreselassie)、农业部长阿雷费恩·贝尔赫(Arefaine Berhe)、教育部长塞梅雷·鲁索姆( Semere Russom)、卫生部长阿明娜·努尔·侯赛因(Amina Nur Hussein,女)、公共工程部长阿布拉哈·阿斯法哈(Abraha Asfaha)、海洋资源部长泰沃尔德·克莱蒂(Tewelde Kelati)、财政部长贝尔哈内·哈布特马里亚姆(Berhane Habtemariam)、交通与通信部长特斯法塞拉西·贝尔哈内(Tesfaselassie Berhane)、贸易与工业部长内斯海丁·贝希特(Nesredin MS Ali Bekit)、新闻部长耶玛尼·格布雷麦斯克尔(Yemane Ghebremeskel)等。国防部长暂时空缺。

【行政区划】厄立特里亚地方 *** 分为省、县、乡、村四级。全国共有6个省(Zoba,Region),分别为:南红海省、北红海省、安塞巴省、加什—巴尔卡省、南方省和中央省。

【司法机构】厄立特里亚独立后沿用原埃塞俄比亚民法、刑法,略有修改。厄立特里亚法院分乡、县、省、高等法院四级。高等法院的判决为终审判决,设法官18名,均由总统任命,现任更高法院院长门克里奥斯·贝拉基(Menkerios Beraki)。省级法官由高等法院院长提名经司法部长批准。厄检察机构设于司法部,总检察长由总统任命,现任总检察长阿莱姆塞吉德·海尔·塞拉西(Alemseged Haile Selasie)。

【政 党】厄立特里亚人民民主和正义阵线(People's Front for Democracy & Justice,PFDJ,简称人阵党)现为厄唯一合法政党。有党员60万人,主席伊萨亚斯。该党成立于1970年,原名“厄立特里亚人民解放阵线”(简称“厄人阵”),1994年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改为现名,并选举75人中央委员会为更高领导机关,现有41名委员;中央执行委员会在中央委员会休会期间行使中央委员会的职权,共16名委员,现为12人。

【重要人物】伊萨亚斯·阿费沃基:总统,兼任国民议会议长, *** 首脑和武装部队总司令,人阵党主席。1946年出生于厄中部原哈马西恩省一小商贩家庭,信仰东正教。1962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埃塞俄比亚海尔·塞拉西大学(今现亚的斯亚贝巴大学)工程学系。三年后辍学参加厄解阵。因政见分歧于1969年脱离厄解阵,参与创建厄人阵。1977年当选厄人阵副总书记,1987年任总书记。1991年5月起任厄临时 *** 总书记,1993年5月22日当选首任总统。精通提格雷尼亚语、阿姆哈拉语、英语和 *** 语,懂法语和意大利语。

【经 济】厄立特里亚以农业为主,80%的人口从事农牧业。独立后, *** 着力经济重建,制定了以私有经济为主导的市场经济发展战略。提倡自力更生,建设基础设施,争取国外贷款和其他援助,特别是鼓励侨汇。 *** 先后出台了土地法、投资法和贸易、金融、税收等有关规定,积极参与双边和多边经济贸易机制,1997年发行本国货币纳克法。

2000年厄、埃塞边界停火后,两国长期“不战不和”,厄 *** 恢复“战时经济政策”。2005年以来,厄 *** 采取关闭部分私营企业、限制私营企业进口、取消外汇自由兑换以及统购统销等措施,加强外汇管制。据厄 *** 统计,1992年至1997年经济增长率平均为7-8%,1998年至2010年经济增长率平均为2%。受能源和粮食价格以及货币贬值影响,通货膨胀率指数介于9%至12%之间。财政赤字占GDP的比例由8%增加到19%。近年,厄 *** 积极推动发展矿业、渔业、旅游业,增加农业基础设施投入,进一步加强与有关国家经贸合作。矿产资源开发有所进展,2011年3月,厄同加拿大合资开发的世界第五大金、铜、锌、银混成矿碧沙金矿投产,铜矿浮选厂于2013年6月按时完工,启动铜矿开采。厄 *** 采取积极措施重点发展矿业,加大农业投入,改善教育和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医疗条件,厄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基本稳定,但民生仍较艰困,属最不发达国家和重债穷国。2016年1月,厄启用新版纳克法纸币,废止旧币,此后严格控制银行取现和纳克法外流,对打击黑市取得一定效果。。

【资 源】厄立特里亚主要矿产有铜、铁、金、镍、锰,重晶石、长石、高岭土、钾碱、岩盐、石膏、石棉、大理石。地热资源丰富,红海沿岸和西部地区可能有石油和天然气,迄未探明储量。2011年3月,厄同加拿大合资开发的世界第五大金、铜、锌、银混成矿碧沙金矿投产。厄水资源缺乏,境内河川不多,且多为季节性河流,土地面积10.1万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15.8%。

【能 源】厄立特里亚是全球能源消费量最小的国家之一,其中66.3%是生物能源消费(包括木材、草料和农作物残余);31.6%是进口石油产品,厄每年支付1.5亿美元用于进口能源;只有2.1%是电力能源消费。在电力能源消费中,厄工业用电占57%,居民用电占22%,商业用电占21%。厄只有80%左右的大中城镇地区和不到5%的农村地区(约160个村庄)实现通电。2016年厄电力总装机容量为141兆瓦,其中马萨瓦电厂装机容量88兆瓦,阿斯马拉电厂装机容量15兆瓦,全部为燃油发电。厄国家电网主要覆盖马萨瓦、阿斯马拉和门德法拉等首都附近的大中城镇。在厄国家电网未覆盖地区,一些较大城镇有自己的地方电网,用柴油发电。2012年以来,厄国内出现严重能源和电力短缺,国家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受影响。2017年,我协助马萨瓦电厂扩容46兆瓦并维修旧机组,显著改善厄供电情况。第11期欧洲发展基金计划向厄援助价值2.1亿欧元的83兆瓦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在厄2010-2020年国家十年规划中,厄能矿部计划在2010-2020年期间将目前电力服务未覆盖而只能依靠不可持续的生物能源生活的人口减少一半,到2020年实现所有教育和卫生机构的清洁能源和可靠饮水供应。

【工 业】厄立特里亚主要工业有纺织、制革、农畜产品加工、金属加工、塑料制品加工、建材等。全国共有大中型企业255家,其中食品、饮料类企业89家,纺织、皮革、服装类企业34家,造纸、印刷出版类企业13家,化工、油漆、制药类企业24家,塑料、橡胶类企业12家,非金属类建材企业34家,金属加工类企业18家,家具类企业31家。

【农 业】农业占厄立特里亚国内生产总值的14.5%。可耕地面积550万公顷。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大麦、高粱、小麦、豆类;经济作物有油菜籽、芝麻、花生、亚麻、剑麻、棉花、蔬菜和水果。1998年~2000年,农业受边界战争和干旱影响,耕种面积大幅缩减,粮食年产量约8.5万吨。2006年 *** 实施粮食安全战略,兴修水利,推广先进农业技术,40%农田实现机械化耕种。2007年,雨水充足,农业增产,粮食自给率破记录逾70%。得益于长期以来对农业的重视和投入,厄在确保粮食安全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效。近年来,粮食年产量维持在35万吨至45万吨之间。2011年在非洲之角国家出现大范围旱情与饥荒之际,厄农业收成良好,市场上各类食品价格虽略有上升但供应充足。当年实耕地面积222万公顷,其中水浇地8%,谷物平均产量1000公斤/公顷,粮食总产量约为42万吨。据厄立特里亚农业部数据,较之2017年,2018年厄立特里亚农作物产量增长63%,蔬菜增长76%,水果增长5%,牛奶增长5%。

目前厄立特里亚拥有7个渔业捕捞加工站,3300名渔民,鱼类供应不能满足国内需求。厄立特里亚海洋资源部将在引进新捕鱼设备的同时,加大对渔民培训力度。

【旅游业】旅游业为厄立特里亚主要创汇产业。厄历史悠久,境内存有不少古王国遗迹。地貌复杂多样,自然景观丰富。2008年,厄以其“独特地貌和原始珊瑚礁群”被英国旅游网站评为世界七个更佳旅游目的地之一。阿斯马拉、马萨瓦、克伦和达赫拉克群岛为著名的旅游点。2017年7月,阿斯马拉在波兰举行的第41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上被列 *** 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厄 *** 鼓励私营机构投资旅游业,但由于基础设施落后,旅游饭店等配套服务缺乏,旅游市场开发滞后。2007年入境游客8万人次,创收6000万美元。2008年,厄立特里亚旅游部在马萨瓦、特塞尼、阿迪凯三地开设旅游信息中心,为游客提供旅游资讯服务。2016年,总共有14.2万海外厄侨和外国游客到厄立特里亚旅游,相比2015年增长16.7%。厄立特里亚《国家旅游发展计划2000-2020》提出到2020年来厄立特里亚旅游总人数突破100万人的目标。

【交通运输】公路:厄独立之初,全国仅有4000多公里公路。经过20年发展,全国公路总长度为15123公里,南北走向公路21条,东西走向公路18条。全国共有各种机动车65060辆,其中私家车共有33723辆。

水运:厄有马萨瓦与阿萨布两大海港。马萨瓦有9个泊位,年均吞吐量为1.6万集装箱、83.5万吨货物,可同时存储2500个集装箱、12万吨货物。阿萨布港有12个泊位,可存储28116个集装箱、36万吨货物。1992年至1996年期间,阿萨布港年均吞吐量2.5万集装箱、203.9万吨货物。厄埃边界战争后,阿萨布沦为“死港”,每年损失4000万美元收入。马萨瓦货运量渐增。厄 *** 投资6.6亿纳克法扩建马萨瓦港口,2002年竣工,厄正积极寻求资金对马萨瓦港进行改造扩建。厄立特里亚共有3家航运公司,共计7艘货轮。其中厄立特里亚航运公司拥有4艘货轮,航行苏丹、埃及、吉达、也门、卡塔尔、坦桑尼亚等港口。

航空:厄立特里亚目前有厄立特里亚航空和纳赛尔航空2家国有航空公司,另有埃塞俄比亚航空、埃及航空、德国汉莎航空、苏丹航空、也门航空等5家外国航空公司在厄开展业务。厄立特里亚有阿斯马拉、阿萨布和马萨瓦等3个国际机场,有达赫拉克、Kurmud等2个沥青跑道国内机场和Tesseney、纳克法、Mahmimet、巴伦图等4个非沥青跑道国内机场。厄目前共拥有5架客机,其中3架波音,2架空客。

【通 信】2015年,厄立特里亚有固定 *** 用户5.7万户,拥有率为1%,手机用户为42万,拥有率为7%。厄立特里亚共有4家互联网供应商。

【财政金融】现有厄立特里亚银行(中央银行,成立于1993年)、商业银行(1991年)、住宅和商业银行、开发和投资银行(1996年)、厄立特里亚国家保险公司、Himbol兑换服务机构等。厄银行在首都设有总部,在马萨瓦设有分行。厄商业银行是厄全国更大银行,在全国各城市有17个分行。住宅和商业银行总部设在阿斯马拉,在主要城市设有分行。开发和投资银行位于阿斯马拉,在其他地区设有3个联络办公室。为支持私营业发展,厄开发和投资银行已累计放贷6亿纳克法。

【对外贸易】厄立特里亚产品主要出口国为中国、阿联酋、意大利、沙特、肯尼亚、巴基斯坦等,主要进口国为中国、阿联酋、德国、意大利、印度等。中国已成为厄更大贸易伙伴。主要进口商品依次为用于建工、农业、矿产、交通灯行业的机械设备、医药用品、食品、电器和电子产品、建材、文具、家具等;出口产品为纺织品、皮革制品、油菜籽、树胶、烟草、盐、大理石、鱼、酒品、黄金等,主要为原材料和初级产品。2019年,厄进出口贸易总额为22.72亿美元。

【卫 生】人均预期寿命64.7岁,新生儿死亡率23‰,5岁以下儿童夭折率43‰(致死原因多为呼吸道感染、腹泻及其他传染病),产妇死亡率每十万人380人,93%的孕妇有产前保健经历,产妇住院分娩率为55%。厄立特里亚是非洲国家中为数不多的能够有望同时达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关于降低儿童和产妇死亡率目标的国家。厄立特里亚在控制疟疾、性病、结核病等传染病方面卓有成效,2011年疟疾流行率较1999年下降90%,目前已进入消除疟疾阶段。艾滋病感染率从2005年的1.3%降低到2015年的0.84%。,肺结核感染率0.28%,儿童接种疫苗普及程度达99%,少见麻疹、脊髓灰质炎等病例。在厄,致死率更高的疾病依次为贫血或营养不良、肺炎、腹泻等。厄卫生机构分为三级,卫生中心和卫生站为初级水平,省级医院和社区医院为二级水平,位于首都的国家级医院为三级水平。全国有28家医院,13个社区医院,56个卫生中心,252个卫生站。卫生站设计接诊人数为5千人至1万人,卫生中心设计接诊人数为5万人至10万人。医护人员在各卫生机构的分布极不平衡,厄立特里亚医院拥有全国72%的医生,55%的护士,仅7大国家级医院就吸纳了41%的医生和32%的护士。医院的支出占全国卫生总预算的50%以上。厄立特里亚独立之初,全国只有1500名医务人员,2011年达到了4500人。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2016年厄立特里亚全国平均每1.7万人拥有1名医生,每3386人拥有1名护士。厄立特里亚卫生部工作人员有60%毕业于医学专业。

【教 育】学制为学前教育2年,基础教育8年(小学5年,初中3年)和高中4年。大学本科为4年,另外还开设专科、进修班等。厄实行从小学到大学的免费教育。阿斯马拉大学曾是唯一的高等学府,2006年厄 *** 进行高教改革,将阿斯马拉大学拆分为7所学院,目前阿斯马拉大学仅保留研究生院,并与南非、美国一些大学合作办班。7所学院分别为厄技术学院、商业和经济学院、卫生学院、人文学院、海洋科技学院、奥罗特医学院及哈默马罗农学院,分布于厄6个省。全国有474家学前教育机构、833所小学、302所初中、89所高中、6所职业学校。为做好扫盲工作,厄在1000多所识字中心用各种民族语言开展识字教育,年均招收5000名学生。同时在农村地区建立了70所图书馆。2016/2017年度,厄入学人数为70万人。厄小学教育毛入学率为93%,中学约为70%,高中约为31%,全国识字率80%。

【外国援助】外援占厄立特里亚国民总收入近30%。2004年~2008年,挪威共援助10亿纳克法。2006年,欧盟援助4300万欧元的项目。2007年,厄立特里亚接受国际援助约1亿美元。其中联合国系统对厄提供47个人道主义援助项目,计2483万美元。来自利比亚、苏丹、部分中东国家和中国的援助比重有所上升。截至2008年3月,世界银行援助5个基础设施、卫生与教育项目,近2.1亿美元。2016年,欧盟与厄立特里亚签署协议,在第11期欧洲发展基金项下向厄援助2亿欧元,并通过欧洲投资银行向厄提供1.16亿欧元低息贷款。2019年2月,欧盟宣布将启动总额2000万欧元的项目,协助重建厄埃(塞)边境和厄港口之间的公路联通。

【军 事】厄立特里亚国防军归人阵党直接领导,有陆、海、空三军。总统任武装部队总司令,国防部长暂时空缺,总参谋长菲利伯斯·沃尔德约翰尼斯(Filipos Woldeyohannes)。独立后开始分阶段裁军,1997年整编保留4万正规军。1994年开始实行国民服务计划,18~40岁的公民均须参加18个月以上军训或后备役服务。1998年~2000年厄埃边界战争期间, *** 大量扩军,曾达30万人。停火后, *** 宣布复员20万军人。厄立特里亚陆军约20万人,海、空军各1000人。空军有4架苏27战机、2架米格29战机和数架直升机,海军有2艘护卫舰及数艘巡逻艇。年度国防开支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20%。厄立特里亚军士兵占全国劳动力11%,广泛参与农业生产、修路筑桥等经济建设活动。2012年下半年起,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稳定, *** 向大批青壮年民众派发枪支。

【新闻出版】1996年6月颁布新闻法,规定言论自由,但须合法且合乎厄国家发展目标与现实;出版自由,但投资须来自国内。

厄立特里亚通讯社系官方通讯社,隶属新闻部,成立于1991年9月,设有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出稿三个编辑部,在全国各省设记者站。2001年,厄有9家私营报纸和5种私营杂志。同年9月, *** 取缔所有私营媒体。

厄立特里亚现有两份官方报纸,均为 *** 新闻部主办。《新厄立特里亚报》为官方日报,有 *** 语、提格雷尼亚语和提格雷语三种版本;《形象报》是英语报纸,每周三、六出版。

新闻部主办的“群众之声”电台系全国性广播电台,1979年1月开始播音。1999年起每天使用提格雷尼亚语、阿法尔语、提格雷语、 *** 语、阿姆哈拉语等11种语言播音。

厄立特里亚电视台于1993年1月正式开播,亦隶属于新闻部。共有两个频道,通过6个卫星转播非洲、中东、北美和澳洲等地区节目,1频道每周播出70多个小时节目,2频道每周播出45个小时节目。

【对外关系】厄立特里亚奉行和平、不结盟、睦邻友好的对外政策,主张在和平共处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其他国家关系,但侧重发展与中东、东亚和西方国家的关系。近年,西方国家多指责厄 *** 违反人权,减少对厄经济援助。2009年和2011年,联合国安理会分别通过对厄制裁和强化对厄制裁的决议,具体措施包括全面武器禁运、禁止向厄矿业部门提供可能用于违反安理会决议行为的金融支持等。近年,厄高层领导频繁出访周边国家,寻求政治支持和经济合作。2018年,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2444号决议,解除对厄全部制裁措施。

是联合国、非盟、东南非共同市场、萨赫勒-撒哈拉国家共同体成员国和 *** 联盟观察员。与近百个国家建有外交关系,其中20国在厄有常驻使馆,厄在30国和联合国总部派驻大使。

【对当前国际形势和重大国际问题的态度】厄立特里亚呼吁国际关系民主化、法制化,反对国际和地区霸权主义。

反对照搬西方民主,认为非洲国家对实行多党民主应持谨慎态度。非盟在解决地区冲突和促进非洲各国经济合作方面仍有许多工作要做,非盟亟需改革以提高其自身效力。非洲的问题应靠非洲人自行解决,反对外部势力插手非洲事务。

【同美国的关系】厄立特里亚独立后,同美关系一度密切,伊萨亚斯总统先后六次正式访美。厄埃边界战争爆发后,美八次派总统特使赴两国穿梭调解。1999年8月,美与卢旺达、阿尔及利亚、联合国等共同推动落实非统解决厄埃冲突框架协议。“9·11”事件后,厄美加强情报交流等军事合作,双方军事团组往来频繁。2002年1月,美接纳厄为《非洲增长和机遇法案》(AGOA)受益国。

2002年初,双方因美欲在厄设军事基地产生严重分歧。2003年底,美以厄民主和人权状况未达标为由,中止厄AGOA受益国地位。2005年8月,厄 *** 驱逐美国际开发署(USAID)代表,并于10月要求联合国埃厄特派团内美欧籍人员离厄。2006年,美非洲事务助理国务卿弗雷泽指示美常驻联合国代表要求安理会“重新审议”2002年埃厄边界委员会裁决,随后提出解决厄埃边界问题“新倡议”,并希携美方 *** “新地图”访厄,遭厄方拒绝。2007年8月,美要求厄关闭其驻美奥克兰领馆,并停止美驻厄使馆签证业务。此后,美以厄支持索马里 *** 为由,几次威胁将厄列入“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名单并启动有关制裁法律程序。美前驻厄大使公开号召厄民众推翻现政权,弗雷泽助卿两度公开要厄“更换政权”。2008年1月,美民主党众议员、众院外交委员会非洲分委会主席唐纳德·佩尼访厄,表示支持厄方落实边委会裁决的要求。2008年10月,美将厄列入禁止军售国家名单。11月,厄总统伊萨亚斯电贺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希美对非洲之角政策在奥巴马上台后能有所改变,以实现本地区的和平与公正。2014年8月,美未邀请伊萨亚斯出席美非峰会。厄立特里亚一直未同意美驻厄大使提名。2018年4月,负责非洲事务的美国助理国务卿访问厄立特里亚,并与厄立特里亚 *** 官员进行双边磋商。2018年6月,厄立特里亚外交部长访问美国。2018年12月,负责非洲事务的美国助理国务卿纳吉访厄。2019年3月,美国会议员兼众议院外委会非洲小组委员会主席巴斯(Karen Bass)访厄。

【与意大利的关系】厄立特里亚曾是意大利在非洲的之一块殖民地,在经济、建筑和文化上颇受意影响,独立后保持与意大利传统关系。意大利是厄立特里亚重要贸易伙伴和主要援助国,1993年~2005年提供各类援助和贷款3.87亿美元。意大利在阿斯马拉开办学校,有100多名意籍教师,在校生1400人,90%为厄立特里亚当地人。厄立特里亚总统伊萨亚斯多次访意。厄重视与意发展关系,但反对其干涉厄内政。2001年9月,因厄没收部分意大利人在厄房产,两国各自召回大使。2002年,两国关系恢复正常,10月重新互派大使。2005年8月,意向厄提供300万欧元用于抚养战争孤儿。2006年1月,意副外长公开指责厄现行政策,双方关系再度转冷。3月,两国相互驱逐对方外交官1名。12月,伊萨亚斯总统访意。2009年9月,厄立特里亚外长访意。2014年7月,意副外长访厄立特里亚。2018年10月,意大利总理孔特访厄,会见伊萨亚斯总统。同月,厄立特里亚外长参加在罗马举行的第二届意大利-非洲论坛,会见意大利外交和国际合作部长。2018年12月,意副外长埃马努埃拉·德莱(Emanuela Del Re)率经贸团访厄并会见伊萨亚斯总统。目前,意大利在厄立特里亚有上百名侨民,并设有意大利语学校。

【同埃塞俄比亚的关系】厄立特里亚独立后,一度与埃塞保持着特殊友好关系。1993年两国签订《友好合作协定》。1997年,厄立特里亚发行本国货币,停止使用埃塞货币,两国贸易改用美元结算,双方产生经济纠纷和贸易摩擦。1998年5月,两国在有争议的巴德梅地区爆发大规模边界武装冲突,关系急剧恶化。2000年签署和平协议,联合国安理会随后成立联合国埃厄特派团。后因埃塞对边委会裁定先接受后拒绝,和平进程陷入僵局。2008年7月底,联合国埃厄特派团任期终止。2009年12月,在埃塞推动下,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对厄制裁决议。2011年12月,在埃塞等东非 *** 间发展组织成员国推动下,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强化对厄制裁的决议。2016年6月,厄立特里亚与埃塞在边境地区发生小规模交火冲突。

2018年6月,埃塞俄比亚发表声明,表示埃方将完全接受并执行2000年同厄方签署的《阿尔及尔和平协议》和边委会关于两国边界划定的决议。此后,两国领导人多次互访,宣布埃厄结束战争状态,恢复外交关系,实现通航、通信,9月在沙特城市吉达签署《和平友好全面合作协定》,双边关系恢复正常化。11月,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决议,解除对厄制裁措施。近来,厄、埃领导人多次互访或联合出访,探讨地区和平和发展大计。

【同苏丹的关系】独立前厄立特里亚与苏丹关系密切。独立后,因双方相互支持对方反对派,两国关系持续紧张。2005年以来两国关系明显改善,领导人互访频繁。厄曾主持苏东部问题和谈,促成苏 *** 和苏东部阵线签署和平协议,并积极参与调解苏达尔富尔问题。2014年1月,苏丹总统巴希尔访厄。2014年5月和2015年6月,伊萨亚斯总统访苏。两国合作涵盖教育、卫生、农业、贸易和投资等领域。2018年1月,苏单方面宣布关闭与厄边境,2019年1月重开。2019年4月,厄谴责苏、卡(塔尔)、土(耳其)三国支持极端 *** 反对组织破坏厄、埃(塞)关系。2019年5月19日,厄外长奥斯曼、总统政治顾问兼厄人阵中央政治部长耶迈尼访苏,会见苏过渡军事委员会主席阿布杜中将(Abdul Fattah Al-Burhan),并转交了厄总统伊萨亚斯的信函,伊在信中表示,厄立特里亚将与苏丹人民站在一起,相信苏丹人民有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

【同吉布提的关系】厄立特里亚在独立之初与吉布提关系较好。1996年两国发生领土纠纷。1998年厄埃边界战争爆发,厄指责吉偏袒埃塞,吉随即宣布与厄断交。2000年3月,厄吉复交。2006年11月,伊萨亚斯总统赴吉出席东南非共同市场第11届峰会,并会晤吉总统盖莱。2007年7月,厄国防部长访吉。2008年6月,与吉发生边界纠纷。安理会先后通过第1862号、1907号决议,要求厄立特里亚从有争议领土撤军。2010年在卡塔尔调解下,厄从厄吉边界撤军。2016年3月,厄立特里亚释放4名吉战俘。近年来,两国边境总体平静,人员往来正常。2017年6月,因吉布提降低在卡塔尔外交代表级别,卡撤回部署在厄吉争议边界吉方区域的维和部队,厄吉边境局势一度紧张。7月,吉外长表示,厄特已从争议地区撤军,该地区局势趋缓。2018年9月,伊萨亚斯总统与吉布提总统盖莱在沙特吉达会面,启动两国关系正常化进程。

【同也门的关系】1995年起,两国曾因红海大、小哈尼什岛 *** 争端发生武装冲突。1998年10月,国际法庭裁决大哈尼什岛等主要岛屿归属也门,厄立特里亚接受裁决并交还诸岛。11月,两国关系恢复正常。2001年4月,两国签署了贸易、农业、能源、交通、海事及技术合作协议,并就捕鱼权等海上仲裁达成谅解,但双方渔业纠纷依旧。双方建有混委会。2005年1月,厄立特里亚外长阿里访也。3月,两国部长级会议在厄立特里亚首都阿斯马拉召开。2006年7月和2007年8月,也门总统两度访厄立特里亚。2009年9月,厄立特里亚外长访也。2015年4月,厄立特里亚外交部发表声明驳斥关于伊朗通过厄立特里亚向也门胡赛武装提供武器的报道。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黑娃体育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