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奥运会开幕式歌曲(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主题曲《与主同住》作)

heiwantiyu 22-08-07 81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803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导言

有这样一首传统赞美诗歌,它在英国具有非常崇高的地位,不但属于圣诗中的经典作品,而且还成了英国历史文化重要遗产的一部分,深受全民的喜爱。自1927年起它就一直是每届英国足总杯总决赛开幕式上的必唱歌曲,甚至还在2012年的伦敦奥运上被选定为开幕式的主题曲。然而这首诗歌的作者在创作此诗时却已是一位病入膏肓,十天后便去世的人。造成如此惊人反差的诗歌其作者究竟是何许人也?他是在什么样的环境和心情下写下了这首诗歌?为什么英国广大民众会如此喜欢这首诗歌?伴随着这首诗歌历史上曾经有过什么样的故事?下面就由我就一一介绍。

徐彬

01

坎坷少年

1793年6月1日一个男孩在英国苏格兰罗克斯伯格郡被人称之为“诗人之角”的埃德南一户军人家庭里呱呱降生。该婴儿是家中出生的第二个男丁,父亲给他取名为亨利·弗朗西斯·莱特(Henry Francis Lyte,以下简称“莱特”),男孩上面还有一个哥哥叫托马斯。莱特的父亲虽然是一名皇家海军的上尉,但在家里却不是一位称职的父亲。他除了因服役特点经常不能归家外,即便到了假期他也是“只对钓鱼和打猎更感兴趣,而不是承担起丈夫和父亲的责任”;因此包括照顾孩子在内的所有家务重担都落在莱特的母亲安娜·玛丽亚(Anna Maria)身上。幸运的是玛丽亚不但是一名非常善良能干的母亲而且还是一名虔诚的基督徒,因此无论是在生活还是信仰上都给了两个孩子十分周全的照顾和带领。

1796年英法两国战争爆发,接下来英国国内又发生了爱尔兰叛乱。莱特父亲所在部队因此奉命转移到爱尔兰西北海岸驻扎。为此母亲历经辛苦带着孩子离开家乡前往军营与父亲团聚,然而好景不长,几年后父亲却移情别恋在外有了情妇。一气之下母亲带着新出生不久的幼子乔治离家出走,搬到伦敦去居住。而父亲则干脆趁机把莱特和他哥哥托马斯两人送到位于爱尔兰费尔马赫郡的一所名叫普托拉皇家学校(Portora Royal School)去寄宿读书,纵情享受与情妇的两人世界。

▼下图是普托拉皇家学校的历史旧照和当代俯瞰图

莱特弟兄所去的这所皇家学校是英国最早的公立学校之一,历史上曾经培养出众多的社会名人,学校所在位置也是处在当地美丽的景色之中,然而莱特在这里开始的学生时代却是那么的暗淡无光。先是与他朝夕相处的哥哥因为无法适应学校严格的学习生活环境而被迫退学,离他而去;接着他日夜思念的母亲和弟弟乔治又在伦敦不幸染病去世,与他天人永别;再下来他的父亲带着情妇去了泽西岛,从此杳无音信。这一波波接踵而至的打击,不但使莱特过早地经历了人生的坎坷,也给他在学校里的生存及学业带来了极大的危机。而那时的他才年仅十岁。

幸运的是就在莱特最软弱无助的时候中遇上了他人生中的贵人,那就是普托拉学校的校长伯罗斯博士(Dr. Burrowes)。伯罗斯校长十分看重这位少年身上出众的才华和气质,更同情他不幸的遭遇,因此在莱特最需要帮助时及时伸出了温暖的双手。尽管伯罗斯自己要养五个孩子,但他仍然主动承担了莱特在学校里的所有学习和生活费用;不仅如此,每到周末及各种假期他就会把莱特接到自己家里来与孩子们同住,以致在许多外人眼里他已俨然成为校长的养子。在伯罗斯校长的慷慨帮助和鼓励之下,莱特终于按期从该校毕业并如愿考入著名的都柏林三一学院。

▼下图为现今都柏林圣三一大学校内图书馆照片

02

青年才俊

在大学读书期间莱特很快脱颖而出,展现了他多方面的才华。尤其突出的是在文学方面,他创作的诗歌连续三年获得了学校的校长诗歌大奖;同时靠着他各学科的优异成绩,从入学第二年起就年年获得学校提供的奖学金。待他如慈父般的伯罗斯校长也继续在财务上支持他的学业。到了1814年,莱特顺利学完所有的课程,获得三一学院颁发的文学学士学位。

作为名牌教会大学的毕业生,莱特很快就在毕业后的次年被作为英国国教的圣公会授予了圣职,并派往韦克斯福德(Wexford)附近的一家教堂担任副牧师。两年后他又转到康沃尔的另一家教堂担任副牧师。在那里他认识了一名来自爱尔兰名叫安妮的姑娘,并最终与她结为连理。

莱特与安妮的婚姻在常人看来似乎有些不太“门当户对”:一方面安妮不但出生于爱尔兰的一个名望之家,而且还因是独女而成为家族财产的唯一继承人;而莱特却是一名失去母亲,又被父亲抛弃,几乎一无所有的穷小子。从这个意义上说莱特属于常人眼里所谓的“高攀”。但在另一方面,莱特不但是一名极具才华的天才诗人,还是一个少有的美男子,人们形容他“异常英俊”,“极具个人魅力”,“外出手中经常拿着长笛”,... ;不仅如此,他还是一位兴趣广泛,精通多国语言的文人学者,曾在当地的一个山洞里发现了一处古人类生活过的遗迹。而安妮不但长相一般,而且年龄还大过莱特七岁。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他们两个人婚姻却非常美满,两人不但育有两个女儿三个儿子,安妮拥有的财力也为莱特能够在教会安心地服事以及从事他喜爱的诗歌创作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 莱特在当地山洞发现的古人类居住遗址

03

渔村服事

作为牧师一开始莱特其实并没有在神学装备和灵命健全上做好应有的准备。他在都柏林三一学院临毕业时一度还曾经考虑是否要效仿恩师伯罗斯博士那样继续去就读医学院;从学院毕业后他也只是接受了非常短暂有限的培训即被赋予圣职前去教堂事奉。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的使命感在早期阶段是模糊的。”但他在康奥尔担任副牧师期间的一段经历帮助他完成了一次心灵的洗礼和升华。

那天他专门去探访一位名叫威廉·奥古斯都·亨特(William Augustus Le Hunte 1774-1820)的病危牧师。到了牧师家里,两人在交谈中居然彼此都一时说不出什么特别可足以安慰的话语。后来他们两人通过祷告和诵读保罗书信中的有关教导,认识到过去他们过去“只是从简单和字面意义上去理解圣经,并没有真正理解保罗话语中的亮光”的教训,彼此的心门顿时打开,之后莱特也见证了牧师归入主怀时的安宁和满足。

这次的见面和交谈开启了莱特属灵的眼睛,并改变了他的整个生命:莱特后来回忆道:“这个经历对我产生了很大影响,让我开始用一个不同于以前的眼睛去看待生活及各种问题;我开始认真去研究圣经,并以不同于我以往的方式去布道。”

莱特生命的这种改变充分体现在他在德文郡的下布里克瑟姆渔村服事的日子里。他从1824年来到这里,一直到他1847年去世,一直都和那里的渔民们生活在一起,全心全意为他们提供各方面的关怀和服务。一来到下布里克瑟,莱特就加入到当地学校的校务委员会中,并在两个月后成为委员会的主席。当他了解到渔村的大多数儿童和渔民们没有任何正式受教育的机会后,他即设法在当地分别为儿童和渔民们开办了各自的主日学学校,还建立起一家图书馆。平日里莱特也非常关心这些渔民们,常常拜访他们在岸上的住家外,并且给每艘渔船都送上一本圣经;他甚至还专门为渔民们编写了在海上使用的圣诗歌本和祷告手册。他的这份爱心和付出深深感动了当地的民众,他服事的教会也因此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前来参加敬拜,甚至一度连教堂都容纳不下,不得不加以扩建。

▼下图是今日之下布里克瑟姆渔村照片

04

生命挽歌

然而在渔村服事期间莱特的身体状况随着年岁的增长却变得越来越衰弱。他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一直受呼吸系统疾病的困扰,不但很早就患有严重的哮喘和气管炎,后来又染上当时难以治愈的肺结核,而英国常年阴暗潮湿的气候又十分不适合他的身体状况。幸好靠着妻子安妮的财力,莱特有时可以在严酷的冬季来临之前前往气候更温暖干燥的欧洲去治病和疗养。时间一年年的过去,很快到了1847年的9月,一首足以传世的诗歌注定要在他最后一次离开渔村的前夕诞生了。

这次按医生的建议莱特准备前往的治病地点是欧洲的意大利。离出发前还有数日他就常在自言自语地絮叨:“在我离开之前,我必须把一切都安排好,...。”接下来是他启程前的最后一个主日。尽管他清楚的知道自己身体糟糕状况,但他仍然不顾家人的劝阻,坚持要为教会的主日圣餐做一次证道。

▼下图是莱特生前在当地所服事的教堂照片,摄于1833年

那天莱特选择的题目是《最后的晚餐》。虽然这个主题是所有教会的牧师们在主持圣餐仪式时所常用的,但那天对莱特来说却更有特别的含义。这一点在他在布道快要结束时说得很明白:“亲爱的弟兄们,我们人人都要预备人生那个最严肃的时间点 - 即死亡时刻的来到,而要做好这个准备惟一的 *** ,就是记念、认识并倚靠我们的救主耶稣,充分认识主为我们死及复活的奥秘,...。”

当日傍晚,尽管已是精疲力尽了,莱特依然坚持走到海边,向他服事了二十三年的这片土地告别。此时的海面上一轮红日正在迅速下沉,接下来天空渐渐暗了下来。拖着疲惫廋弱身体的莱特那一刻感到特别的孤独和无助。

他想起了自己的亲人。他即将离她们而去,也许就是永别;他后悔因他的虚弱无力前不久连大女儿爱丽丝的婚礼都没有前去参加。

他更想起近年来自己服事的圣公会教会所面临的困境。那是来自因他那位同在西三一学院毕业的学弟达秘所领导的普利茅斯兄弟会这一教派的影响。该教派主张只要奉主的名,人人都可以组织聚会,会众之间彼此都是兄弟姐妹,并不需要专门的教堂和圣职人员,因而吸引了许多的社会下层百姓,也包括不少原来属于他服事的教堂会众,甚至一度面临诗班成员都全部走空的冲击。对此,他实在感到困惑,...。

他脑海里又浮现出他早年去世的母亲和弟弟乔治的面孔,以及他和安妮的之一个爱情结晶,出生后不久就夭折的长女模样;联想到如今他的肉体也即将像刚才的一轮落日,快速地消失在黑暗之中。

伤感中他突然他又回忆起当年那件难以忘怀的往事,就是二十七年前的那天去拜访那位垂危的威廉牧师时的情形。记得威廉在即将离世前,口里反复在说着同一句话:“主啊,求你与我同住!”(Lord, abide with me)。此时此刻,这句话如同海浪般地反复涌上他的心头。

他更从威廉的这句话连想到路加福音24章的那段经文。那是讲耶稣的两个门徒在离开耶路撒冷,去以马忤斯村的路上遇见被钉十字架死后复活的耶稣的情节。他们一路与主同行却没有认出来身旁那人就是耶稣。门徒还兴致勃勃地向耶稣谈起耶路撒冷几位妇女看到耶稣死后的身体第三天在坟墓里消失,天使告诉她们耶稣已经复活了的消息;耶稣听后则对这俩人从“从摩西和众先知起,把所有关于自己的经文,都给他们解释明白了。”两位门徒听了还不够,可是以马忤斯村到了,于是他们邀请耶稣说:“天晚了,太阳下山了,请与我们同住吧!”他就进去与他们同住。”(圣经新译本路加福音24: 27/29)。

▼下图是三世纪的圣经《路加福音》的抄写本残页

在苍茫的夜色和阵阵的海潮陪伴下,一段段诗句涌上了莱特的心头。回到家后,一首《与我同住》的诗歌很快就在他的笔下形成了。

几天后莱特便启程前往意大利,在旅途中他又再次修改了这首赞美诗,并将其寄给了留在英国的妻子。这成了他生命中所完成的最后一件事。前往此行目的地的意大利几乎要穿越整个法国,而莱特的身体已经支撑不下去了,终于在尼斯城他倒了下来。他所住旅馆的客人中正好有一位牧师,在莱特生命的最后时刻这位牧师一直陪伴着他;他见证了莱特口中最后所说的遗言是:“宁静和喜乐!”(Peace and Joy!) 那一天是1847年的11月20日,莱特还不到54岁。

05

词曲亮光

莱特的这首诗歌全文有六节,中文翻译分别如下:

1,与我同住,夕阳迅速西沉;黑暗渐深,求主与我同住;安慰消逝,且无何人能助;无助之助,求你与我同住。

2,人生短日,转瞬就已入暮,地乐灯残,世荣花谢草枯;四境所见,尽是变迁朽腐;你,不变者,求来与我同住。3,莫带威严,有如王中之王,只带慈良,并你施医翅膀,泪来洗忧,心来听我求诉;来吧,罪人之友,如此与我同住。4,你的同在,时时我都需要;除你恩典,何能使魔败逃;有谁象你,将我引导扶助;或阴或晴,求你与我同住。5,有你赐福,我就不怕敌凶;病而不苦,流泪也不酸痛;什么毒钩!什么死亡,坟墓!我都胜过,若你与我同住。6,若我临终,愿你在我身边,照明幽谷,指我仰望你面;或到你来,天晓,地影尽无;无论如何,求你与我同住。

▲上图是莱特《与主同住》诗稿的原件手迹

我们从诗文看,作者在之一节开篇首先用那日他在海边所见之“夕阳西沉,黑暗渐深”的特定场景,寓意当时诗人面临生命即将落幕的现实,并带出诗人此刻特别孤独无助的情感;但由此诗人心中又产生了至诚的呼喊和渴望 - “求主与我同住!”接下来的各节,诗人则通过思想自己在人生中的各种看见及境遇,包括“人生短日,转瞬就已入暮”,“地乐灯残,世荣花谢草枯”,“四境所见,尽是变迁朽腐”,以及“疾病”“魔鬼”和“死神”的威胁等严酷事实,来强调诗人“时时需要”这位“不变者”的重要性,以及“求主与我同住”对他的人生意义;到了全诗的最后一节,诗人通过对十字架救恩及主永恒应许的感恩和信心来再次彰显总结诗人临终前更大的盼望,即“无论今生在世以及将来在天,主啊,求你与我同住!”(此句是按英文的意译,与歌词的“无论如何”有所区别:In life, in death, o Lord, abide with me!)

莱特这首生命落幕前所写的最后诗歌发表后打动了无数在人生各阶段中渴慕得到神的怜悯和安慰的人们,同时在英国文学史和圣诗史上都留下了不朽的烙印。在英国王室专用的西诗敏大教堂的唱诗班南侧的走廊上专门为莱特设立了一块大理石的名人纪念碑,上面刻有莱特的名字和生卒年日以及这首名作的开篇诗句“夕阳快速西沉”。英国十九世纪最著名的抒情诗人阿尔弗雷德·丁尼生(Alfred Tennyson)生前也非常喜欢这首诗歌,称赞这首《与主同住》充满了“庄严之美”(solemn beauty)。

▼下图即是西斯敏大教堂内莱特的纪念铭碑

不过这首诗歌之所以能够给人留下如此深刻印象的原因,还离不开作曲者赋予它的感人旋律。这位作曲家就是威廉·亨利·蒙克(William Henry Monk)。

蒙克是英国一名多才多艺的音乐人士。他出生于1823年3月16日,18岁时就成了伦敦市圣彼得教堂的管风琴师;到24岁他已经成为伦敦国王学院的合唱团团长。若干年后他又被斯托克纽灵顿的圣马蒂亚斯教堂聘为诗班指挥,同时也开始了他自己的圣乐创作阶段。之后他又涉足到音乐编辑领域。1861年他主编的《古今赞美诗》诗集正式出版,其中收录了他为莱特谱曲的这首《与主同住》。据说他是在参加为编辑这本诗集而举行的一次会议上发现了这首没有谱曲的诗作(莱特生前曾经为此歌作过曲,但已失传),而他本人又刚经历了小女儿因病去世的悲痛。莱特的诗作顿时在他心中产生了极大的共鸣,凭着圣灵的感动他立即坐到钢琴旁,只用了十分钟便为《与主同住》完成了整个配曲。《古今赞美诗》这本书出版后马上一销而空,不久便再版发行,成为英国有史以来更受欢迎的一本圣诗专集。

蒙克创作的曲调抓住了莱特诗句中所彰显的那种忧郁中仍有盼望, 沮丧时求安慰,争战中添力量,临终前享安息的那种鲜明特质,采取了舒缓、平稳、沉静、庄严的旋律铺垫和阶进,如实地将莱特在生命中的软弱和他渴慕神与其同在、同住的迫切愿望和他虔诚之至的祷告之情发挥得淋漓尽致,其音符如同一股股清澈的温泉,缓缓沁入到听者的灵魂深处,激起人们对所处世界与人生的无尽思考,并进而将人们带到生命的永恒之主 - 上帝的面前,... 。

06

余音回响

在《与主同住》诗歌在英国的流传过程中曾经伴随着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故事主人翁是之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死于德军之手的女护士伊迪丝·路易莎·卡维尔(Edith Louisa Cavell(1865-1915)。

伊迪丝出生于1865年英国的一个基督徒家庭,父亲是一名牧师。1907年,她因被布鲁塞尔的一所护理学校 *** 为护士长而来到了比利时。数年后一战爆发,战火很快延烧到欧洲各国。1914年11月布鲁塞尔被德军占领。此时的伊迪丝出于一个基督徒的良心利用自己工作的诊所便利,积极参与了帮助英法受伤士兵,以及部分当地的年轻人逃离德军抓捕的地下秘密工作,先后掩护协助了近200人成功越境抵达中立国荷兰而转去英国。不幸的是她的作为引起了秘密警察的注意,并专门派遣了一个线民冒充一名要求予以协助逃离的法国士兵去诊所试探伊利丝;由此导致她在1915年8月3日被捕,并最终被占领军当局指控犯有“战争叛国罪”而在两个月后的10月12日清晨被行刑队处决。伊迪丝生前非常喜爱这首《与主同在》诗歌。在她将被处决的前夜她一直反复唱着这首歌直到走上刑场。她的那种大爱精神以及面对死亡的大无畏勇气感动了每一个英国人,《与主同住》这首诗歌也和伊迪丝一起被深深地铭刻在广大英国民众的心中。

▲上图是伊迪丝生前个人照及与其他护士的合影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探讨为什么列届的英国足总杯决赛以及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赛前选唱这首歌的原因。我个人并不赞同某些介绍该诗歌的文章非要把诗歌内容与运动竞赛精神直接联系在一起的观点,因为无论是作者的生平还是诗歌的文字,甚至它的旋律都找不到足以支持或相联系的依据。事实上它甚至还是英国人在葬礼仪式上经常选唱的诗歌。因此我觉得还是要从当年的历史中去寻找相关原因和线索。

1927年4月23日是英格兰的足总杯第52届赛事的决赛日,这次进入总决赛的两支球队分别是阿森纳队和卡迪夫城队,其中的后者是足总杯历史中之一次杀入决赛的非英格兰球队,因此吸引了无数人的关注。

决赛的组织方为大赛精心了赛前献唱的歌曲,因为预先知道乔治五世国王夫妇也会前来观看决赛,乐队专门排练了包括威尔士和英格兰的国歌《父辈的土地》,《天佑女王》等著名歌曲,然而当英国足球协会秘书长弗雷德里克·沃尔爵士征求已到达现场的乔治五世的意见时,国王提出的选择是唱《与我同住》,因为这是他妻子玛丽王后最喜欢的一首赞美诗。

▲上图从左做起分别是当时的英国王储约克公爵(后来的乔治六世)、公爵夫人、乔治五世国王、玛丽王后;左二公爵夫人手上所抱的女孩即今日的英国伊丽莎白女王。上右图是王室在观看当日足总杯比赛的照片

史料虽然并没有告诉我们玛丽王后为什么特别喜欢这首诗歌的具体原因,但是我们仍然可以从她的某些人生经历中找到相关的线索。玛丽的父亲是德国的一名公爵,但母亲却是英国乔治三世国王的孙女。因深得当时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的喜爱,玛丽在1891年12月正式和女王的长子,作为王储的阿尔伯特维克托王子订了婚。可没想到就在订婚的六周之后,王子因流感转为肺炎而不幸去世。其后,由女王牵线玛丽在1893年6月嫁给了给已故王子唯一的弟弟,即后来成为国王的乔治五世。婚后玛丽和乔治两人十分相爱,一战期间两人携手共同度过了导致了有数百万英联邦军民伤亡的艰难岁月。好不容易熬到了战争结束,可就在战后的第二个月后他们六个孩子中最小的约翰又因为患呼吸道疾病而去世,年仅13岁。更让玛丽时刻担心受怕的是丈夫乔治五世也一直患有比较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如果我们就此对比一下诗人莱特的身体状况和人生经历,玛丽王后特别喜欢这首诗歌的背后原因似乎已经浮现。

当日的足总杯总决赛,英国的BBC广播电台在其历史上首次采用了全程的实况转播。由此这首本来就深得民众喜爱的《与主同住》也借着无线电波传遍了千家万户,并从此成为各届足总杯决赛前必唱的歌曲而一直传承下来。到了2012年伦敦奥运会时,它已俨然成为英国向全世界所展示本国历史文化遗产中的重要一部分。

06

文末赠语

亲爱的朋友,当您了解了这首诗歌的背景故事并听完我在文章之后所附的诗歌旋律,您有什么样的感受?我们每个人的人生经历和所走道路也许各有不同,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每个人都无法避免因各种磨难、疾病和挫折而带来的身心灵的软弱;即便你自认为以往人生中始终一帆风顺,你也难以有一天到达像莱特诗歌中所说的“落日西沉”的地步,面临生命的终结。

然而有一位不变者值得我们信靠和依赖,祂不但是那位创造宇宙万有的神,也是人们生命的主宰。祂愿意成为你疾病困苦时的帮助者,迷惘失落中的安慰师,更愿意成为你心灵的牧者和指路人,引导你脱离罪恶,成为神儿女的一份子,从此与永恒相连。有了祂与你同在和同住,你就能像这首诗歌说的那样能够病而不苦,流泪而不酸痛,更能够胜过任何的罪和魔鬼仇敌,战胜死亡和坟墓的死阴幽谷,享有永生的应许!祂,就是主耶稣基督!愿你能够早日得着祂!

《与主同住》诗歌的作者在生前作的最后一次布道中说到了耶稣复活的奥秘。数日后他临终时前最后说出的话是“宁静和喜乐”。我相信那一刻,他看到了天使;更相信从那一刻起,到今天,到将来,到永远,他一直在天堂“与主同住”!

▼下方视频即为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上伴随着团体表演由著名女歌手肖迪演唱的《与主同住》(歌声约在视频1分钟时出现):

本号以往文章查阅:▶「病弱残疾者的诗歌」系列介绍(3)《每一天所度过的每一刻》▶「病弱残疾者的诗歌」系列介绍(2):一个盲眼诗人的《有福的确据》▶「病弱残疾者的诗歌」系列介绍:《照我本相》▶「海难悲剧背后的传世圣诗」系列之一:《我心灵得安宁》▶「海难悲剧背后的传世圣诗」系列(2)「泰坦尼克号」上的琴声—《更加与主接近》▶「海难背后的传世圣诗」系列(3)《奇异恩典》作者的奇异人生▶《我宁愿有耶穌》诗歌背后的感人故事▶圣诞名曲《平安夜》背后不平常的故事▶圣诞经典名曲《哦,圣善夜》背后的「非典型」人物和故事

扫码关注|长按进入

|《西方经典赞美诗歌背后的故事》

伦敦奥运会开幕式歌曲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黑娃体育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