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冠电影(为什么《夺冠》是部好电影)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811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UFO时代的陈可辛,是最擅长讲香港故事的导演。《金枝玉叶》《甜蜜蜜》,是属于香港人700万人的故事。彼时彼地,借来的时光,很难放在别处。
从《中国合伙人》《亲爱的》甚或是更早一点的《投名状》开始,陈可辛开始深入扎根内地,尝试讲述地道的中国故事。
正如《夺冠》中点出的,「大国家时代」,开始了。
陈可辛与郎平
要讲好中国故事,对于这位生于香港、成长于泰国、求学美国,成名于香港的导演来说,不易。
中国故事,独一无二。
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们用惊人的速度、「只争朝夕」的精神,换来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
每一天都是新的,脚步慢些唯恐就追不上时代的步伐。每时每刻,故事都在刷新。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中国当下与中国的过往又互为因果。要懂中国人的现在,还必须懂中国人所经历过的历史。
但陈可辛办到了。有人说《中国合伙人》《亲爱的》很本土,很接地气。
《夺冠》是他又一次出色的示范,他示范了,在各种苛刻的条件下,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他是怎么办到的?
拍中国女排的故事,看似容易,但实则并不简单。
改革开放以后,历代女排的故事,以往影视剧或多或少、正面侧面都描绘过,是中国人最耳熟能详的故事。如何能把这个熟悉的故事拍得引人入胜、惊心动魄?是之一道难题。
「女排精神」是在特殊时期鼓舞国人的符号,它有着鲜明的历史印记。40年后的今天,如何才能让年轻人得到共鸣?
之一遍刷《夺冠》时,会有些疑惑。
80年代中国女排五连冠的部分,充满热血、也充满了怀旧。
事实上,这正是陈可辛处理高明的地方。
80年代女排故事的部分,它显得有多有「时代气息」,就有多真实。
吴刚扮演的主教练,刚刚从荒唐的十年浩劫走出来,烙印在他们身上的历史痕迹,就是如此鲜明。
这代人归来时两手空空,唯一能做的,就是拼命地把过去十年的时间追赶回来。
片中开头就有个细节,当美国已经开始把当时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运用到体育训练中来时,我们只能用最土最笨的 *** :除了百次千次乃至千万次的重复练习,别无他法。
因为那时候,我们国家一穷二白,百废待兴,没有捷径可以选择,「只能靠拼命」。
所以中国女排是被时代选中的队伍,当时中国人太需要这种咬着牙关「顶硬上」的精神鼓舞了。
我们也同样需要证明,中国人是不怕困难不怕输打不死的,女排姑娘一次次创造看似不可能的奇迹,对于当时改革开放初创期的国人来说,无异也是提升民族士气的振奋剂。
于是,一场普通的赛事,就被赋予了远超出赛事本身的意义。
片中1981在大阪的那场中日女排之战,从南到北,学校、医院、厂区……引起全民关注。
打赢比赛后,人们自发地上街 *** 庆祝,都很真实,毫不夸张。
影片第二部分,风格突然一变,变成了一个类似现代「商战」故事:
「CEO」郎平如何力排众议,推陈出新,改革女排,在质疑声中,最终获得最后胜利。
有人说,这是一部把结局写在片名上的电影。
即便如此,看的过程仍是惊心动魄。
如果说电影前半部分的紧张来自于女排姑娘成长过程本身——把一次次的训练,教练与运动员之间的矛盾冲突,让观众有种代入感,仿佛跟着姑娘们一起经受磨难;
那么,电影后半部分的悬念,则是来自于更大的矛盾冲突:女排精神与现代体育精神,是矛盾的还是统一的?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美之战,是一场转折。
当年咬着牙为中国队名誉拼杀到最后的郎平,以美国队主教练的身份归来。
对于许多中国人来说,这是不可接受的方式。
但它更多的是引起了大家的思考:现代体育的意义是什么?
国家民族荣誉之外,它还能是什么?
对于郎平来说,她经历过女排用「小米加步枪」、以血汗铸成钢铁长城的艰苦年代,最明白女排精神的,非她莫属;
她出去看过世界,见识过现代体育管理,也更明白对于个人来说,体育的意义在于什么。
郎平归来时,这个世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举国体制的时代,也渐渐远去,我们已经基本实现了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宏愿,那么,下一步,该是什么?
正如朱婷和她的队员们,一遍遍地被问道:「你为什么要打排球?」
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那场中巴女排之战,看似不可能的逆转,最后被女排姑娘办到了。
它对于每个女排姑娘来说,已经不是一场赛事了,更像是每个人的成长仪式。
「内心强大了,就不会把输赢放在心里。」
《夺冠》里女排的四十年历史,也正是一部中国人的奋斗简史。
《夺冠》最后点出了「大国家时代」这个概念,对于陈可辛来说,更像是夫子自道。
对于他来说,已经不存在香港电影、内地电影,有只有一种电影:好不好看,是否言之有物。
《夺冠》并不完美,连同那些留下过的痕迹,都成为电影的本身。
也正如,陈可辛在学会巧妙地讲中国故事本身,他自己不知不觉,也成为了中国故事的一部分。
总体而言,《夺冠》仍是国庆档里最值得一看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