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林匹克精神原则(易剑东教授_奥林匹克运动的术语体系话)

heiwantiyu 22-08-11 71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810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编者按】日前,第四届“体育演说家”2021-2022易剑东教授跨年演讲在“双奥之城”北京圆满落幕,演讲主题聚焦“五环一剑:奥林匹克的盛宴和中国体育的狂欢”,活动当天单平台在线直播在线收看突破40万人次,咪咕视频累计播放达870000次(截至1月6日10时)。作为第四届体育思想跨年盛宴,此次跨年演讲中,易剑东教授观点继续精彩频频,为更全面呈现易剑东教授跨年演讲内容,体育bank按易教授演讲现场内容整理出系列精华内容。易剑东教授:“沉浸性、认同度、共情力、同理心、契合点”体育人生五大关键词解读|第四届跨年演讲内容连载(一)。下文为精华连载(二),奥林匹克运动的术语体系、话语体系、思想体系。

非常感谢大家在这个时间准时地和我一起来讨论咱们过去一年的体育,今年我们选择了奥林匹克这个主题,是因为今年注定是奥林匹克历史上最非凡的一年,同样也可能是中国体育最独特的一年。而趁着这一年中国与奥林匹克特殊的缘分,我们在期待中国为奥林匹克送上世纪盛典的同时,我也特别希望和大家一起来梳理一下奥林匹克运动的术语体系、话语体系和思想体系。我希望通过这些正确的奥林匹克的基本术语、概念和思想体系,让中国这个对奥林匹克运动最有情感偏好的国度变得更专业、更理性。

首先,说到奥林匹克运动的术语体系当然离不开《奥林匹克 *** 》,这是从1908年到现在国际奥委会一直在持续更新的文本,尤其是最近这些年来基本上是一年改一次,目前最新的文本是东京奥运会8月8日闭幕的时候通过的。所以把握《奥林匹克 *** 》变化是我作为一个奥林匹克学者很重要的事,当然也是很痛苦的事,因为它版本变化太多,乃至于导致我们国家的奥委会都来不及去翻译和校对。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我们要从其原始的文本阐释出发。第二,从整个体育传播的语境分析出发,我们国家有很多特殊的国际上的用法,我认为它并不是完全正确的,但是有很多人试图把它跟国际对接,其实是有问题的。

此外,奥林匹克主义的哲学,从1991年萨马兰奇时代的确立,到现在又有了一些新的简练性的文本,也值得我们关注。

从国际奥委会经典文本阐述出发

厘清奥林匹克运动的术语体系

翻开最新版的《奥林匹克 *** 》之一页,强调的就是奥林匹克主义的基本原则。

首先,奥林匹克运动的指导思想是奥林匹克主义,英文是“Olympi *** ”。它强调的是个体的“身体+精神+意志”的均衡发展,奥林匹克主义实现的基本机制是通过“体育+文化+教育”,促进社会进步,促进和平发展,促进青少年健康。奥林匹克主义倡导的价值观是通过倡导“榜样的教育价值+以奋斗为乐+社会基本公德原则”,促进人类建立一个和平美好的世界。这一目标也是人类政治的更高目标,与孔子的世界大同其实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奥林匹克运动是什么?“Olympic Movement”这个“运动”不是我们理解意义上的“体育”——Olympic sport或者Olympic sports(是指那些单独的大项的机构,或者一大类运动项目的 *** )。这个运动是一致的、有组织的、普遍的和持久的活动,是社会文化运动,是一个宏大的、有级别的上位概念。

奥林匹克精神在我国存在很多的误解,经常有人说“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是奥林匹克精神,从严格意义上说这是奥林匹克格言。格言不能等同于精神,《奥林匹克 *** 》在“奥林匹克主义的基本原则”第4条中指出,体育运动是人类的权利。每个人都必须能够以奥林匹克精神——需要以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相互理解、毫无歧视地进行体育运动。从这个意义上讲奥林匹克精神在这里比我们很多人理解的层面要低一点,它立足的是人们参与体育的权利,强调的是相互理解。

“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这个格言大家都很熟悉,尽管质疑是否译为“更团结”还有一定的争议,但从英文的意义上看有两点很重要。之一,至少together不是一个比较级,其次together本身也没有积极的正向意义,它是一个中性词。当然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个“更团结’的翻译是比较符合中国的语境的。

我们还经常听到的一句名言是,“参与比取胜更重要”,这也只是一句名言而不是精神。

国际奥委会的官方网站上反复改版过一个很明晰的框图,这个图最早说的是奥林匹克的愿景,现在改成了奥林匹克的愿景和使命。这里面有一句非常直观的话——奥林匹克主义是使体育服务人类的一种生活哲学。这是我看到的有史以来最精炼的“奥林匹克主义”。因为它把体育和人类生活,人类的总体命运联系在一起,它本身是一种生活哲学。从这个框图我们也可以看到奥林匹克运动的愿景是建立一个更加完美的世界。

奥林匹克的三大核心价值观——“卓越、尊重、友谊”。

值得关注的是,在使命的描述部分,强调确保奥运会的独特性和定期举办,强调以运动员为奥林匹克运动的核心,强调以青少年为重点普及奥林匹克。

此外,奥林匹克运动也有自己的工作准则,这些准则的确立其实都是有背景的,比如说普遍性与团结准则,主要考虑让更多的机构参与进来。曾经有人问我,国际奥委会为什么承认围棋象棋,但又不把它列入奥运会项目?事实上,围棋、象棋与单项运动进入奥运会的原则还有差距,奥林匹克的核心价值还要维护肌肉竞技和身体运动的特征,所以对此开设了一个单独的赛事——“mind games”,我们翻译为“智力运动会”。这也是“多元化统一”准则的体现,巴赫竞选国际奥委会主席时有一句口号就是“多样性中的统一性”或者“整合多元化”。

工作准则方面,自治和善治面临更大的挑战。大家可能会记得2006年都灵奥运会,就有警察来奥运村带走服 *** 的运动员,这触动了很多人。体育想要实现自己的自治和善治,在现实的环境下是不容易的。

最后一个准则是可持续性,也是联合国现在新的发展目标,大家可以看到现在体育的双碳已经成为当下国际体育界和整个环保界一个合作的焦点。

上图来自奥委会官方网站,他告诉我们,奥林匹克主义依托于奥运会和青奥会,奥林匹克运动项目与运动员以及整个植根在奥林匹克运动当中的文化、教育、科研等等活动都囊括其中。

奥林匹克运动要实现这样一个宏大的思想体系,它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所谓的竞技赛事。与大家所知道的国际田径的大奖赛和国际足联把奖金作为嘘头进行奖励的赛事不同,奥运会是不给参赛运动员发钱的,但是它又会把钱给到利益相关者,例如说给国际单项组织、给国家奥委会、给困难的运动员、教练员,乃至用于教育文化活动。这就是它很独特的一个思想体系和治理原则。

按照尤瓦尔·赫拉利的观点,国际奥委会实际上是在虚构一个围绕体育有关的故事,并且把它这个故事说得越来越圆满,喜欢它的人越来越多。据调查每四年一届的“奥林匹克五环”的世界公信度在90%以上。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奥林匹克绝对回避 *** 裸的金钱交易,即便商业开发的原则,也要强调不是以商业价值利益更大化为原则来选择的。

我后来写了一篇文章中也特别提到了这点,“扩大奥林匹克品牌的非商业化使用”,这是任何一个商业体育时代的机构都不会说出的话,但是国际奥委会却鲜明主张扩大品牌的非商业化使用。这实际上为我们理解奥林匹克提出了很多特别有启示的视角。

从中国体育传播的语境分析出发

明确中国的奥运传播话语方式

中国语境中经常有人用“Winter Olympic movement”,但国际奥委会从来不使用“Winter Olympic movement”,因为Olympic movement每天都在进行,不存在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但这个词在中国颇为流行。事实上,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作为一种持续的一以贯之的社会文化运动,绝没有所谓冬夏季之别。更不能用Olympic Winter movement,但可以用Olympic Winter sports。

《奥林匹克 *** 》强调,必须要在冰上、雪上完成的运动才能叫 Olympic Winter sports,这里强调的是这个运动项目本身,而不是社会文化的总体概念。

还有一个容易混淆的概念是“奥林匹克大家庭”。我查了原稿,是“Olympic community”,“奥林匹克大家庭”是一个国际奥委会的特殊商业伙伴,或者说是客户群的概念。“Client group”是有特定级别和含义的,而不是我们老百姓理解的大家都是一家人,不分你我,没有级别,不分彼此。

我因为参加工申奥相关工作,在国际奥委会的一个没有公开的文本当中有提到,“Olympic family”指这六类人:国际奥委会主席/委员、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主席和秘书长、未来奥组委高级管理人员、各国家奥委会主席和秘书长、奥林匹克TOP合作伙伴主席和执行官、持权转播商的高级管理人员。这些人也可以延伸到相关分类人群的主席、秘书长,或者副秘书长、副主席,但是前提是有一定级别的客户群。

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这里面并没有运动员,运动员不属于国际奥委会官方文本意义上的“奥林匹克大家庭”,但我们都属于“Olympic community”,如果一定要翻译,我觉得“奥林匹克社群”更为恰当。但是如果用“奥林匹克大家庭”去理解,在中国和欧洲是不一样的,这六类人是奥林匹克服务计划大家庭和要 *** 务计划的专门特指对象。还有一个在我国应用也很普遍的词是Olympic culture。事实上,在英文当中,国际奥委会从来不用Olympic culture,在奥林匹克团结基金计划中,它用的是“Olympic education”。

过去有一个国际奥委会文化及奥林匹克教育委员会(culture and Olympic education commission),但它也绝不是在 culture前面加一个Olympic。我们可以说“sports culture”,而不是“Olympic culture”。

所以我建议大家如果是做学术论文,严格意义上不要用这个词。“奥运文化”这个词更没有英文对应说法,“奥运精神”也没无法找到对应的英文词汇。总之,“奥运精神”“冬奥精神”“奥林匹克文化”、“冬奥文化”这些我们经常使用的词汇都没有对应的英文说法。

“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团结协作,争创一流”是1990年第11届北京亚运会以后被总结和提炼出的“亚运精神”。这是全国人民支持亚运会举办的精神,不是指运动团队的精神,甚至也不是组委会人的精神,而是号召大家一起在各行各业不同的岗位上发挥这种特殊精神。2008年奥运会结束以后,我们总结了“为国争光的爱国精神,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这“五种精神”被称为北京奥运精神,大家可能没有注意到前面加了北京。还有人归纳了女排精神,但这个都不是官方的,日常用法不是不可以,但更好不要用在严格的学术论文当中。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以后,国家体委以《中国体育报》为平台提炼出“中华体育精神”,现在已经成了我国参与国际体育,尤其是奥林匹克体系最常用的词。“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发扬中华体育精神”,这个说法现在用得很普遍。

还有一点我要强调,今年很多人说“2020年东京奥运会”,这个说法也是错的。大家一定要注意,在国际奥林匹克体系当中,奥林匹亚德的传统时间点实际上不仅仅是指年,是一个固定的周期性概念,所以在英文的标准用法当中,东京奥运会应该称“Tokyo 2020 Olympic Games in the year 2021”。如果简称就是Tokyo 2020,一定要提东京2020奥运会,不要加一个年,因为它不是在2020年举办的,这种提法是不科学的。更多精彩,敬请期待《易剑东教授第四届跨年演讲精华内容连载(三)|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进程、运行逻辑与改革趋势》易剑东教授第四届跨年演讲精彩回放:【相关阅读】:五环一剑:奥林匹克的盛宴和中国体育的狂欢—— 2021-2022易剑东教授跨年演讲重磅开讲—END—媒体合作或寻求报道13120329986(微信同号)有硕士学位的体育EMBA项目报名联系宁老师13810605592(微信同号)报告咨询、体银商学院课程咨询13810822412(微信同号)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黑娃体育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