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里克森(艾里克森认为婴儿后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

heiwantiyu 22-09-07 67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744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美国精神病医师,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埃里克森(E.H.Erikson,1902)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决定的,所以这个理论可称为“心理社会”阶段理论。每一个阶段都是不可忽视的。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为不同年龄段的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教育内容,任何年龄段的教育失误,都会给一个人的终生发展造成障碍。它也告诉每个人你为什么会成为现在这个样子,你的心理品质哪些是积极的,哪些是消极的,多在哪个年龄段形成的,给你以反思的依据。

一、婴儿期(0~1.5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冲突

危机:基本信任vs基本不信任

品德:希望

主要影响者:母亲

此时是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期。这期间孩子在饿、渴等需要父母时,父母能否及时出现是建立信任感的前提。感受到信任的孩子就形成了“希望”的品质,他们敢于希望,富于理想,具有强烈的未来定向。反之则不敢希望,时时担忧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埃里克森把希望定义为:“对自己愿望的可实现性的持久信念,反抗黑暗势力、标志生命诞生的怒吼。” 这一阶段,母亲的照料状况对孩子心理有深刻影响。

基本信任,就是婴儿的需要与外界对他需要的满足保持一致。这一阶段孩子对父母表示出信任,就会发展为对周围的环境和其他人们感到信任;如果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和照顾,就会对周围的一切产生害怕心理。

这个阶段的孩子对父母依赖更大,完全需要父母照顾。对情感的需要,特别是母亲的需要最为重要。父母要注意对婴儿多一些爱抚、搂抱、肌肤接触、眼神交流、说话等来表达对婴儿的爱。婴儿能感受到父母的爱,就会觉得这个世界是可以信任的。如果母亲能以慈爱和惯常的方式来满足孩子的需要,就会形成基本信任感;如果母亲不能满足孩子的需要或以非惯常的方式来对待,孩子就会形成不信任感,进而影响以后对世界的态度。

这一阶段最为重要,是今后各发展阶段、特别是青年期的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基础。“这种惯常的、持续的、同样的体验提供了一种基本的自我同一性意识,我想,这种自我同一性意识依赖于对大量内部识记的和预见的感觉的认识,以及依赖于对那些确实与大量外部熟悉的和可预见性的事物及人物有关的想像。”

二、儿童期(1.5~3岁):自主与害羞和怀疑的冲突

危机:自主性vs羞怯和疑虑

品德:意志

主要影响者:父亲

这一时期,儿童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试图摆脱外部世界的约束,试图显示自己的力量,想“随心所欲”地决定做还是不做某些事情。他们要坚持自己的吃饭、玩耍方式,试图拒绝大人的帮助,而且他们已经掌握了一些语言,并利用语言来表达自我,以此反抗外部控制。 随着孩子自我意识的形成,从大人的角度,出现了之一个“叛逆期”,他们会反复应用:“不”、“不要”、“就不”来表达自己想要独立的观点。

孩子想要自主的感觉,同时又有双重渴望:既希望父母能放手让自己做主,做一些自己喜欢的探索活动,又想获得父母的支持、帮助和宽容。如果孩子在不安全的时候可以安全地退回母亲的怀抱并获得安慰,他们就会更大胆的接触他人和寻求挑战。孩子想干力所能及的事情时,只要不危险,父母请允许;孩子需要帮助时,只要可以,父母请伸出援手,并赞赏孩子的进步,容许孩子犯错。只有如此,孩子才会形成自主感,形成基本的自主性,更加积极地自主探索、独立地做自己的事情。

父母不能过分溺爱,这会影响到孩子的社会化;也不能过分严厉,这会伤害孩子的自主感,并让孩子感到疑虑和羞怯。父母只有把握好“度”,孩子才能形成意志的品质。意志在埃里克森看来就是“不顾不可避免的害羞和怀疑心理而坚定地自由选择或自我抑制的决心。”

意志品质往往能让人更加容易有所成就,生活得也更充实。埃里克森认为本阶段的发展任务的解决,可为个人今后的遵守社会秩序和法治生活作好准备。

三、学龄初期(3~5岁):主动对内疚的冲突

危机:主动性vs内疚感

品德:目的

主要影响者:家庭

这一时期孩子表现出的主动探究行为如果受到鼓励,孩子就会形成主动性,这为他将来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创造力的人奠定了基础。反之,孩子的独创行为和想象如果受到嘲笑、打击,就会逐渐失去自信,缺乏自己开创幸福生活的主动性。

当儿童的主动感超过内疚感时,他们就有了“目的”的品质。埃里克森把目的定义为:“一种正视和追求有价值目标的勇气,这种勇气不为幼儿想象的失利、罪疚感和惩罚的恐惧所限制。”

这阶段的孩子在探索这哪些行为是允许的,哪些行为是不允许的。人在做事情时总会受到别人的注意,孩子更是如此。如果孩子的好奇心和主动性探索得到大人的鼓励,并获得了自由参加各种活动的机会,孩子的主动性就会得到进一步发展,以后还会继续做下去。

如果孩子的主动行为受到大人的否定和压制,就会认为自己的发现是不好的,进而产生内疚感、挫败感,以后会寻求墨守成规的生活,而不会主动向前发展。

如果儿童在这个阶段获得的自主性胜过内疚,就会形成目的的品德。随着儿童在前面三个阶段中所遇到的危机得到积极的解决,就获得了希望,意志和目的三个积极的品德。

四、学龄期(6~12岁),勤奋对自卑的冲突

危机:勤奋vs自卑

品德:能力

主要影响者:邻里、学校、师生、父母

这一阶段的孩子都在小学接受教育。学校是训练儿童适应社会、掌握今后生活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地方。如果他们能顺利地完成学习课程,他们就会获得勤奋感,这使他们在今后的独立生活和承担工作任务中充满信心。反之,就会产生自卑。此阶段的孩子获得的勤奋感胜过自卑感,他们就获得“能力”的品质。

但要注意,勤奋感很重要,但不能让孩子养成过分看重自己工作,而对其他方面漠不关心的态度,否则他们的生活将是缺乏色彩的。埃里克森说:“如果他把工作当成他惟一的任务,把做什么工作看成是惟一的价值标准,那他就可能成为自己工作技能和老板们最驯服和最无思想的奴隶。”

这个时期,孩子各方面的能力不断地得到发展。对他们影响更大的已经变成同伴、老师。孩子一方面勤奋学习,想在学习上取得好成绩,但又担心会失败,因此勤奋感和自卑感构成了本阶段的基本冲突。

当孩子刚迈入小学校门时,几乎都是勤奋的。但慢慢地,孩子的学习成绩导致了他们对勤奋的不同感觉:如果学习得到了同伴、老师和家长的认可,他们会认为勤奋是必要的,由此养成勤奋的习惯。相反,如果学习得不到同伴、家长,特别是老师的认可,他们就会对勤奋产生质疑,认为勤奋是没用的,并放弃了对勤奋的追求,进而形成一种自卑感。

通过埃里克森对儿童阶段人格形成的分析,可以看到,前四个阶段的心理社会危机都与自信心的建立有关。孩子在早期发展中获得自信与自尊,就会获得基本的信任感、自主性、主动性和勤奋感,那么他的一生也会变得完整和健康。

五、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

危机:自我同一性vs角色混乱

品德:忠诚

主要影响者:同伴、小群体

这一阶段的危机是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这种统一性的感觉也是一种不断增强的自信心,一种在过去的经历中形成的内在持续性和同一感(一个人心理上的自我)。如果这种自我感觉与一个人在他人心目中的感觉相称,很明显这将为一个人的生涯增添绚丽的色彩。”

随着自我同一性形成了“忠诚”的品质。埃里克森把忠诚定义为:“不顾价值系统的必然矛盾,而坚持自己确认的同一性的能力。”

埃里克森正是对这个阶段的论述才显赫于世的,因为这一阶段包含了他最著名的概念——同一性危机。

对于青少年来说,这一阶段是很危险的。通常叫青春期、危险期。这个时期的青少年内心有很多冲突。过去经验中的自我形象在新的冲击下开始四分五裂,他们更重视自己,但更弄不清自己,所以青春期男女会更经常地照镜子来观察自己。他们的自我认识正在发生转变,有人觉得自已不像想象中那么好了,所做的选择一些符合自己,一些又背叛自己。他们感到要做的决定太多、太快,从而陷入困惑、迷茫的境地,有的干脆进入一种“心理的暂停”期,即延缓作决定。他们开始有孤独感,觉得没人理解自己,处于一个心理闭锁期。

他们对周围世界的看法也有转变,会从别人对自己的态度,从自己所处在的社会角色中,更清晰地认识自己。周围人的态度和评价更容易在他们心理上形成“自我感”,但这应与他期望中的“自我感”慢慢统一起来,以确定自己是谁,以及自己在社会群体中的地位。这个阶段的青少年开始摆脱父母,而转向同伴,对自己重新认识,试图形成一种新的、同一的自我,这就是同一性,即心理社会同一感。

所谓同一性,指的是一种对自己的感受,知道自己将会怎样生活,在说明未来时有一种内在的自信,即全盘了解自己和接受自己。

青少年一旦确立或统一了自我,他们就获得了一种同一性,也就标志着这个发展阶段取得了满意的结局。否则,便会以角色混乱继续成长。

六、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对孤独的冲突

危机:亲密vs孤立

品德:爱

主要影响者:友人、异性、竞争同伴

七、成年期(25~65岁):生育对自我专注的冲突

危机:繁殖vs停滞

品德:关心

主要影响者:共同工作及分担家务者

八、成熟期(65岁以上):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

危机:自我整合vs失望

品德:智慧

主要影响者:人类

这里只重点介绍了从出生到18岁的阶段冲突,后面的阶段如果感兴趣可以自己查看。因为开始阶段的冲突影响了后面所有阶段的正常度过,意义非凡。各个阶段不是独立的,而是共同构成人的一生发展这个整体,后一阶段要受到前一阶段的影响。一个孩子如果在最初没有形成对世界的信任,那他以后的发展将会一直受阻,更会影响后续的发展和完整人格的形成。

埃里克森心理发展八阶段理论

作为一名新精神分析学者,埃里克森从弗洛伊德的理论中汲取了营养,修正了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理论,认识到人格的发展是内在的成熟和外在的社会要求交互作用决定。

埃里克森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是一个持续一生的进化过程。这个过程以个体自我为先导,自我按生理的成熟顺序与内在成长和社会要求相结合,形成一个连续而有阶段性的心理社会发展过程,埃里克森认为人的自我同一性在人格的形成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在每个阶段,个体都有一种确定的危机,都以一个特定的任务为其特征。如果要使随后的发展正常进行,这一发展任务就必须很好地完成。

该理论对思考“我从哪里来” 自我意识 有重要意义。埃里克森强调环境决定的作用(如我国的孟母三迁),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很重要的,领导和老师的期待对一个的发展占据重要作用(皮格马利翁期望效应,皮格马利翁古希腊雕刻家,对自己的雕塑期待为活人,而经过年年月月的期待,雕塑成为了真人)环境中的个体受到来自他人的期待,该个体会发生内在的改变。

之一阶段:0~18个月左右为婴儿期(或称婴儿前期)

人格冲突: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 

目的: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

此时不要认为婴儿只要吃饱不哭就行,这就大错特错了。此时是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期,因为这期间孩子开始认识人了,当孩子哭或饿时,父母是否出现则是建立信任感的重要问题。信任在人格中形成了“希望”这一品质,它起着增强自我的力量。具有信任感的儿童敢于希望,富于理想,具有强烈的未来定向。反之则不敢希望,时时担忧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

第二阶段:18个月~4岁是儿童早期(或称婴儿后期)

人格冲突:自主对羞怯与怀疑 

目的:培养自主感,克服羞怯与怀疑。

这一时期,儿童掌握了大量的技能,如爬、走、说话等,并且开始“有意志”地决定做什么或不做什么。因此,父母必须承担起控制儿童行为使之符合社会规范的任务,即养成良好的习惯;另一方面儿童开始了自主感,他们坚持自己的进食、排泄方式,所以训练良好的习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时孩子会反复应用“我”、“我们”、“不”来反抗外界控制,而父母决不能听之任之,这将不利于儿童的社会化。反之,若过分严厉,又会伤害儿童自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因此,把握住“度”的问题,才有利于在儿童人格内部形成意志品质。

第三阶段:4~6岁是学前期(或称幼儿 期)

人格冲突:主动对内疚 

目的:培养主动感,克服内疚感。 

在这一时期如果幼儿表现出的主动探究行为受到鼓励,幼儿就会形成主动性,这为他将来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创造力的人奠定了基础。如果成人讥笑幼儿的独创行为和想象力,那么幼儿就会逐渐失去自信心,这使他们更倾向于生活在别人为他们安排好的狭窄圈子里,缺乏自己开创幸福生活的主动性。 当儿童的主动感超过内疚感时,他们就有了“目的”的品质。

第四阶段:6~12岁是学龄期(或称童年期) 

人格冲突:勤奋对自卑感 

目的:培养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这一阶段的儿童都应在学校接受教育。学校是训练儿童适应社会、掌握今后生活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地方。如果他们能顺利地完成学习课程,他们就会获得勤奋感,这使他们在今后的独立生活和承担工作任务中充满信心。反之,就会产生自卑。另外,如果儿童养成了过分看重自己的工作的态度,而对其他方面木然处之,这种人的生活是可悲的。当儿童的勤奋感大于自卑感时,他们就会获得有“能力”的品质。

第五阶段:12~18岁是青春期

人格冲突:同一性对同一性混乱 

目的:建立同一性,防止同一性混乱。 

一方面青少年本能冲动的高涨会带来问题,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青少年面临新的社会要求和社会的冲突而感到困扰和混乱。所以,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一个新的同一感或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以及他在社会集体中所占的情感位置。这一阶段的危机是角色混乱。 

埃里克森把同一性危机理论用于解释青少年对社会不满和犯罪等社会问题上,他说:如果一个儿童感到他所处于的环境剥夺了他在未来发展中获得自我同一性的种种可能性,他就将以令人吃惊的力量抵抗社会环境。在人类社会的丛林中,没有同一性的感觉,就没有自身的存在,所以,他宁做一个坏人,或干脆死人般的活着,也不愿做不伦不类的人,他自由地选择这一切。 

第六阶段:18~25岁是成年早期

这一时期的人格冲突是亲密对孤独 

目的:发展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只有具有牢固的自我同一性的青年人,才敢于冒与他人发生亲密关系的风险。因为与他人发生爱的关系,就是把自己的同一性与他人的同一性融合一体。这里有自我牺牲或损失,只有这样才能在恋爱中建立真正亲密无间的关系,从而获得亲密感,否则将产生孤独感。

 第七阶段:25~65岁是成年中期

人格冲突:充沛感对颓废感 

目的:获得充沛感,避免停滞感。 

当一个人顺利地度过了自我同一性时期,以后的岁月中将过上幸福充实的生活,他将生儿育女,关心后代的繁殖和养育。他认为,生育感有生和育两层含义,一个人即使没生孩子,只要能关心孩子、教育指导孩子也可以具有生育感。反之没有生育感的人,其人格贫乏和停滞,是一个自我关注的人,他们只考虑自己的需要和利益,不关心他人(包括儿童)的需要和利益。 在这一时期,人们不仅要生育孩子,同时要承担社会工作,这是一个人对下一代的关心和创造力最旺盛的时期,人们将获得关心和创造力的品质。

第八阶段:65岁以后是成年晚期

人格冲突:完善对绝望 

目的:获得完善感,避免绝望与沮丧。

由于衰老过程,老人的体力、心车和健康每况愈下,对此他们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和适应,所以被称为自我调整对绝望感的心理冲突。 当老人们回顾过去时,可能怀着充实的感情与世告别,也可能怀着绝望走向死亡。自我调整是一种接受自我、承认现实的感受;一种超脱的智慧之感。如果一个人的自我调整大于绝望,他将获得智慧的品质。老年人对死亡的态度直接影响下一代儿童时期信任感的形成。因此,第八阶段和之一阶段首尾相联,构成一个循环或生命的周期。

以上就是对埃里克森理论的分析,每个阶段都会产生心理冲突,在每个阶段都是一个两方博弈的阶段,不同的文化背景教育情况来说,年龄的划分不是那么精准,理解时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回顾下自己成长历程中的各个阶段,这不仅有利于我们对自己的心理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对自我认知的启发。从过去,青少年时期,童年时期寻找人格的秘密。

人的八个发展阶段(埃里克森)

埃里克森认为,人要经历八个阶段的心理社会演变,这种演变成为心理社会发展(psycho-social development)。

这些阶段包括四个童年阶段、一个青春期阶段和三个成年阶段。每一个阶段有这些阶段应完成的任务,并且每个阶段都建立在前一阶段之上,这八个阶段紧密相连。

中文名

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外文名

Eight Stages of Development

别称

八阶段理论

理论概述

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是生理欲望和作用在个体身上的文化力量的一种结合(Erik.Erikson1970)。它具有渐成说(epigenesis)的特征:各阶段逐渐产生“一个阶段在时间和空间上紧接着另一阶段”(引自Evens,1967,P.294)。

每个阶段都建立在前一阶段之上,其最基本的概念就是与这八个阶段密切相连的。

人的发展历经这八个阶段,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相应的核心任务,当任务得到恰当的解决,就会获得较为完整的同一性。核心任务处理的不成功或者是失败,则会出现个人同一性残缺、不连贯的状态,处理的成功与失败即为两个极点。例如婴儿期时的更优状态是基本信任的状态,最劣的状态是基本不信任的状态。核心任务的处理结果会影响人的一生。

就像荣格一样,埃里克森尝到一种实体,在这种实体中,论题与反论题并存。成熟和满足是综合后的结果;停滞和适应不良会在解决冲突失败之后到来。每一阶段的冲突都可以称为“危机(crisis)”。

事实上,在每一阶段,个体经历的危机需要在与该阶段有关的对立的正极点和负极点之间拉伸。成功解决一个阶段的危机会让人们对下一阶段的同一性问题做好准备。

心理社会发展阶段

童年阶段

1、 婴儿期(0~1.5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

此时不要认为婴儿是一个不懂事的小动物,只要吃饱不哭就行,这就大错特错了。此时是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期,因为这期间孩子开始认识人了,当孩子哭或饿时,父母是否出现则是建立信任感的重要问题。信任在人格中形成了“希望”这一品质,它起着增强自我的力量。具有信任感的儿童敢于希望,富于理想,具有强烈的未来定向。反之则不敢希望,时时担忧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埃里克森把希望定义为:“对自己愿望的可实现性的持久信念,反抗黑暗势力、标志生命诞生的怒吼。”

2、儿童期(1.5~3岁):自主与害羞(或怀疑)的冲突

这一时期,儿童掌握了大量的技能,如,爬、走、说话等。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怎样坚持或放弃,也就是说儿童开始“有意志”地决定做什么或不做什么。这时候父母与子女的冲突很激烈,也就是之一个反抗期的出现,一方面父母必须承担起控制儿童行为使之符合社会规范的任务,即养成良好的习惯,如训练儿童大小便,使他们对肮脏的随地大小便感到羞耻,训练他们按时吃饭,节约粮食等;另一方面儿童开始了自主感,他们坚持自己的进食、排泄方式,所以训练良好的习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时孩子会反复应用“我”、“我们”、“不”来反抗外界控制,而父母决不能听之任之、放任自流,这将不利于儿童的社会化。反之,若过分严厉,又会伤害儿童自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如果父母对儿童的保护或惩罚不当,儿童就会产生怀疑,并感到害羞。因此,把握住“度”的问题,才有利于在儿童人格内部形成意志品质。埃里克森把意志定义为:“不顾不可避免的害羞和怀疑心理而坚定地自由选择或自我抑制的决心。”

3、学龄初期(3~6岁):主动对内疚的冲突

在这一时期如果幼儿表现出的主动探究行为受到鼓励,幼儿就会形成主动性,这为他将来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创造力的人奠定了基础。如果成人讥笑幼儿的独创行为和想象力,那么幼儿就会逐渐失去自信心,这使他们更倾向于生活在别人为他们安排好的狭窄圈子里,缺乏自己开创幸福生活的主动性。

当儿童的主动感超过内疚感时,他们就有了“目的”的品质。埃里克森把目的定义为:“一种正视和追求有价值目标的勇气,这种勇气不为幼儿想象的失利、罪疚感和惩罚的恐惧所限制。”

4、学龄期(6~12岁): 勤奋对自卑的冲突

这一阶段的儿童都应在学校接受教育。学校是训练儿童适应社会、掌握今后生活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地方。如果他们能顺利地完成学习课程,他们就会获得勤奋感,这使他们在今后的独立生活和承担工作任务中充满信心。反之,就会产生自卑。另外,如果儿童养成了过分看重自己的工作的态度,而对其他方面木然处之,这种人的生活是可悲的。埃里克森说:“如果他把工作当成他惟一的任务,把做什么工作看成是惟一的价值标准,那他就可能成为自己工作技能和老板们最驯服和最无思想的奴隶。”

当儿童的勤奋感大于自卑感时,他们就会获得有“能力”的品质。埃里克森说:“能力是不受儿童自卑感削弱的,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是自由操作的熟练技能和智慧。”

青春期阶段

5、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

一方面青少年本能冲动的高涨会带来问题,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青少年面临新的社会要求和社会的冲突而感到困扰和混乱。所以,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一个新的同一感或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以及他在社会集体中所占的情感位置。这一阶段的危机是角色混乱。

“这种统一性的感觉也是一种不断增强的自信心,一种在过去的经历中形成的内在持续性和同一感(一个人心理上的自我)。如果这种自我感觉与一个人在他人心目中的感觉相称,很明显这将为一个人的生涯增添绚丽的色彩。”(埃里克森,1963年)

埃里克森把同一性危机理论用于解释青少年对社会不满和犯罪等社会问题上,他说:如果一个儿童感到他所处于的环境剥夺了他在未来发展中获得自我同一性的种种可能性,他就将以令人吃惊的力量抵抗社会环境。在人类社会的丛林中,没有同一性的感觉,就没有自身的存在,所以,他宁做一个坏人,或干脆死人般的活着,也不愿做不伦不类的人,他自由地选择这一切。

随着自我同一性形成了“忠诚”的品质。埃里克森把忠诚定义为:“不顾价值系统的必然矛盾,而坚持自己确认的同一性的能力。”

成年阶段

6、成年早期(18~40岁):亲密对孤独的冲突

只有具有牢固的自我同一性的青年人,才敢于冒与他人发生亲密关系的风险。因为与他人发生爱的关系,就是把自己的同一性与他人的同一性融合一体。这里有自我牺牲或损失,只有这样才能在恋爱中建立真正亲密无间的关系,从而获得亲密感,否则将产生孤独感。埃里克森把爱定义为“压制异性间遗传 的对立性而永远相互奉献。”

7、成年期(40~65岁):生育对自我专注的冲突

当一个人顺利地度过了自我同一性时期,以后的岁月中将过上幸福充实的生活,他将生儿育女,关心后代的繁殖和养育。他认为,生育感有生和育两层含义,一个人即使没生孩子,只要能关心孩子、教育指导孩子也可以具有生育感。反之没有生育感的人,其人格贫乏和停滞,是一个自我关注的人,他们只考虑自己的需要和利益,不关心他人(包括儿童)的需要和利益。

在这一时期,人们不仅要生育孩子,同时要承担社会工作,这是一个人对下一代的关心和创造力最旺盛的时期,人们将获得关心和创造力的品质。

8、成熟期(65岁以上):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

由于衰老过程,老人的体力、心力和健康每况愈下,对此他们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和适应,所以被称为自我调整对绝望感的心理冲突。

当老人们回顾过去时,可能怀着充实的感情与世告别,也可能怀着绝望走向死亡。自我调整是一种接受自我、承认现实的感受;一种超脱的智慧之感。如果一个人的自我调整大于绝望,他将获得智慧的品质,埃里克森把它定义为:“以超然的态度对待生活和死亡。”

老年人对死亡的态度直接影响下一代儿童时期信任感的形成。因此,第8阶段和第1阶段首尾相联,构成一个循环或生命的周期。

埃里克森认为,在每一个心理社会发展阶段中,解决了核心问题之后所产生的人格特质,都包括了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品质,如果各个阶段都保持向积极品质发展,就算完成了这阶段的任务,逐渐实现了健全的人格,否则就会产生心理社会危机,出现情绪障碍,形成不健全的人格。

埃里克森的人生经历是一个传奇。他仅接受了高中水平的教育,却成功地担任了哈弗大学教授这一崇高职位。更重要的是,他构建的理论不仅深远地影响了学术领域影响了公众。在20世纪60年代期间,埃里克森因其关于青少年与叛逆的观点而成名。他断言人们将会以特定的方式继续成长和变化,这一断言不仅为成千上万的老年人敞开了新的前景,而且也使人格领域的研究发上了革命性的变化。在埃里克森之前,人们教条地认为人格最迟定型于青少年期晚期。埃里克森独特而又创意的观点,使其他理论家开阔了眼界,看到了中年期级以后人格发展的可能性。心理学家再也不会忽视老年人,或者认为他们生活中发生的一切事情都是由他们早期生活事件预先决定的。

就像阿德勒、霍尼、弗洛姆、罗杰斯、班杜拉和奥尔波特一样,埃里克森因自己本身而著称。身为大学教师而没有大学学历,这在某种程度上就像作为政治家却没有政治权利的掮客的支持一样。如同阿德勒和默里一样,埃里克森将自身的心理缺陷转变成了不仅对自身有助益而且对无数他人也有价值的理论观点。如果我们采纳他的观点,尊重各年龄段人的目标和愿望,那么我们将朝着无论在何处都要尊重所有人这一方向迈出了巨大一步。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是什么?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如下。

一、之一阶段:婴儿期(0-1.5岁)。

这一阶段要解决的社会心理矛盾是信任对怀疑,大致发生在婴儿出生后的一年之内,此阶段婴儿的中心任务是接受照料。他们会对外界环境的可信任程度进行自我探索,并做出简单的判断。

婴儿通过自我探索如果获得了信任感,就会建立起积极乐观人格品质,进而才会敢于希望、敢于期望,反之则会产生怀疑和不信任。信任感的建立主要是在接受父母的照料过程中完成的。

二、第二阶段:幼儿期(1.5-3岁)。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克服羞愧感,获得自主能力。如果不能帮助儿童顺利解决心理危机,例如父母惩罚或者保护儿童的方式不当,儿童就有可能感到害羞并产生怀疑。

反之则能获得较好的自制力和坚定的意志品质。这些优良品质的建立也是发生在与父母的相处关系之中的。儿童在社会规范的习得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获得方面,离不开父母的引导规范。

三、第三阶段:学前期(3-6岁)。

主动对内疚的冲突。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在家庭关系中培养儿童主动探究的精神。如果儿童的这种精神得到肯定,就会获得自信心和责任心以及创造力,反之则会削减追求有价值目标的动机和勇气。

四、第四阶段:学龄期(6-12岁)。

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和 *** 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埃里克森认为,男女儿童在本阶段各自据守自己的疆界,并不断应用自己发展着的肌肉、知觉和身体技能以及增长的知识,竭尽所能去改善自我过程,以求能成功地解决社会所提出的挑战。

五、第五阶段:青年期(12-18岁)。

发展任务是建立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混乱感,体验着忠诚的实现。

六、第六阶段:成人早期(18-25岁)。

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而克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埃里克森把人的发展阶段延长到成人期,这是他的人格发展阶段说的一大特色。

七、第七阶段:成人中期(25-50岁)。

发展任务是获得繁殖感二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这是成年那女女已必须考虑使新的一代获得关怀和满意的发展。

八、第八阶段:成人后期(50-死亡)。

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完善感以期避免失望和厌恶感,体验智慧的实现。

埃里克森心理发展的八个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心理发展的八个阶段理论如下:

1、婴儿前期

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成功地得到解决,就会形成希望的美德;如果危机没有得到成功地解决,就会形成胆小惧怕。

这个阶段的儿童最为孤弱,因而对成人依赖性更大,如果护理人能以慈爱和惯常的方式来满足儿童的需要,他们就会形成基本信任感。如果他们的母亲拒绝他们需要或以非惯常的方式来满足他们的需要,儿童就会形成不信任感。

2、婴儿后期

自主与害羞和怀疑的冲突,在这个阶段中,如果儿童形成的自主性超过羞怯与疑虑,就形成意志的美德;如果危机不能成功地解决,就会形成自我疑虑。

在这个阶段中。儿童迅速形成许许多多的技能。他们学会了走、爬、推、拉和交谈。更通俗地说,他们学会了如何抓握和放开。他们不仅把这些能力应用于物体,而且还应用于控制和排泄大小便。换句话说,儿童现在能“随心所欲”地决定做还是不做某些事情。因而儿童从这时起就介入了自己意愿与父母意愿相互冲突的矛盾之中。

3、幼儿期

主动对内疚的冲突,如果这个阶段的危机成功得到解决,就会形成方向和目的的美德;如果危机不能成功地解决,就会形成自卑感。

在这一时期,儿童能更多地进行各种具体的运动神经活动,更精确地运用语言和更生动地运用想象力。这些技能使儿童萌发出各种思想,行为和幻想,以及规划未来的前景。

按照埃里克森的观点,这个阶段的儿童“一般对形状规格的差异,特别对性差异都产生一种毫不厌倦的好奇心……现在他在学习上大胆探索且精力充沛:这就致使他越出自己有限范围,投入未来无限的前景之中。”

4、童年期

勤奋对自卑的冲突。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成功地得到解决,就会形成能力的美德;如果危机不能成功地解决,就会形成无能。

在这一阶段中,儿童学习各种必要的谋生技能以及能使他们成为社会生产者所具备的专业技巧。内部发展阶段似乎是为“步入生活”而设置的,它不认为生活必须首先是学校生活,不管学校是田野,是丛林还是教室。

儿童必须忘记他过去的希望和愿望,他丰富的想象被驯服,被一些非人性事物的法则所约束,甚至被读、写、算所约束。因为,尽管儿童在心理上已经具有做父母的基本因素,但他在生理上成为父母之前,首先必须是一个劳动者和有可能养家活口的人。

5、青春期

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成功地得到解决,就会形成忠诚的美德;如果危机不能成功地解决,就会形成不确定性或说是无归属感、为人冷淡冷漠、缺乏关爱的意识。

埃里克森认为这个阶段体现了童年期向青年期发展中的过渡阶段。在前四个阶段中,儿童懂得了他是什么,能干什么,也就是说,懂得所能担任的各种角色。

在这个阶段中,儿童必须仔细思考全部积累起来的有关他们自己及社会的知识,最后致力于某一生活策略。一旦他们这样做,他们就获得了一种同一性,长大成人了。获得个人的同一性就标志着这个发展阶段取得了满意的结局。

6、成年早期

亲密对孤独的冲突。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成功地得到解决,就会形成爱的美德;如果危机不能成功地解决,就会形成混乱的两性关系。

7、成年中期

生育对自我专注的冲突。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成功地得到解决,就会形成关心的美德;如果危机得不到成功的解决,就会形成自私自利。

如果一个人能很幸运地形成积极的同一性,过上富有成效的幸福生活,那么他就会力图把产生这些东西的环境条件传递给下一代。这可以通过与儿童(不必是自己的孩子)提高直接的交往,或者通过生产或创造能提高下一代生活水平的那些东西来实现。

8、成年后期

自我完整与绝望期的冲突。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得到成功地解决,就形成智慧的美德。如果危机得不到成功地解决,就会形成失望和毫无意义感。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

以人格特征为标准划分年龄阶段

艾里克森(1902~1994)划分标准是心理社会危机

(1)认为现代人的一切心理上的变态都是人的本性需要和社会要求不相适应乃至失调所致;

(2)人在克服心理与社会的矛盾和危机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个体的心理社会经验;

心理社会经验能帮助我们度过矛盾和危机。

(3)从本质上讲,社会环境决定了与任何特定阶段和相联系的危机能否获得积极的解决.

(什么阶段做什么事)失败也是经验,允许试错,接纳

1.弗洛伊德强调性本能和生物因素的作用,认为性本能是人格发展的驱动力。而埃里克森既承认性本能和生物因素的作用,同时更强调文化和社会因素的作用。

    2.弗洛伊德将儿童心理发展划分五个阶段:口欲期(0~1岁)、肛欲期(1~3岁)、性器期(3~5岁)、潜伏期(5~12岁左右)、生殖期(11到12岁开始)。

  而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包括人生的整个时期,共八个阶段。

之一阶段( 0-1.5岁):信任感—怀疑感,希望品质

在出生后的之一年中,儿童完全依赖他人。(无条件接纳。话唠一样给婴儿说话,深情看着,抱着,被细心照顾被全方位关注,孩子感觉温暖安全的。)能顺产就顺产,产道的挤压让孩子努力。

婴儿能够得到的温暖、抚摸、爱和生理方面的关怀,获得满足,就会形成对他人信任的倾向。

父母对孩子不够关心,孩子在需要时得不到关怀,父母的冷淡、漠然或感情上拒绝,则会使孩子形成对他人怀疑的倾向

怀疑可能导致孩子以后发展中的不安全感、猜疑和与他人建立关系时的困难

这一阶段危机如果成功解决,人格中便形成了希望的品质。成年后,性格倾向于乐观、开朗、信任、活跃、安详,充满朝气和对未来的希望,相信自己的希望能够实现,富于理想,敢于冒险,不怕挫折和失败;

    如果不能成功解决,儿童的人格中便形成了恐惧的特质,成年后性格倾向于悲观、多疑、抑郁、烦躁、不信任人、缺乏安全感,非常害怕被抛弃,胆小懦弱等。有些人一生中对他人都是疏远的和退缩的,不相信他人,对外界不信任。

婴儿前期教育意义

1.给予足够多的爱、关心、温暖、抚摸;

2.及时的回应生理需求。

不要怕“惯”,给再多的爱都不为过。

妈妈情绪平和,耐心陪伴,多陪点儿。

第二阶段(1.5-3岁): 自主感—羞耻感,意志品质

在这一阶段,儿童开始会爬、触摸、探索和自己做事的愿望,表现自控能力的增强。

控制大小便。不要急着纠正家长认为的错误,穿鞋子反着)

父母通过鼓励孩子尝试新本领来培养孩子自主的意识(鼓励创造)

不过,在孩子笨手笨脚的尝试中经常会出现各种“事故”(长大之后的趣事)

如果父母的嘲笑伤害了孩子,或一切包办代替对孩子过度保护,都可能使孩子怀疑自己的能力,对自己的行为感到羞耻。容易固着在这个阶段。

如果这一阶段自主性多于害羞、怀疑,危机得到成功积极解决,就会形成意志的品质。成年后性格倾向于坚强、独立、自我克制、果断、自律、有决心、遵纪守法、不怕困难;

  如果不能成功解决危机,则形成自我怀疑的人格特征。成年后性格倾向于意志薄弱、依附、敷衍、半途而废、犹豫不决等。

我  这个字出现,分化。边界清晰。

一、保护过度,包办代替。

      孩子自觉性差、没有主见、依耐性强,潜能抑制、能力弱化、特别粘人,对自己的能力产生疑虑、羞怯

二、放任自流,太过纵容。

      就没有规则,不讲卫生、浪费等生活习惯,不利于社会化。

三、过分严厉,限制太严。稍有差错就斥责、打骂。

      让孩子有太多的挫败感 ,会形成孩子的双面人格:怀疑自己、谨小慎微、胆小、害羞;暴力待人。

用手和脚探索这个世界。尿裤子,吵一顿,一会儿又尿了。

谈规则,谈不拢,用消退不理睬他。爱他,又坚持规则。不要大声斥责,打骂。不然谨小慎微暴力对待。

可以从正向方面读上面一段话。

婴儿后期教育意义

1、鼓励孩子尝试新事物以获得自主意识;

如果不愿意尝试,不要逼孩子。

2、对笨手笨脚的行为不可嘲笑以免产生羞耻感;

(具体赞美,及时强化,行为单一,一段只强化一个行动)

3、给予支持但不可给予包办;

4、给予自由但不可缺失规则。

5、不可故意逗孩子,因为孩子也有尊严!(扒裤子,叫亲妈)

6、不可给孩子贴标签!

对于来访者也是一样。不想说也可以不说。咨询师如何看他。不认可,顾虑。像婴儿后期。

第三阶段(3-6岁):主动感—内疚感,目标品质

这一时期的儿童不只是简单的自控,他们开始表现出主动精神

通过游戏,儿童学习制定计划和执行任务这一阶段中,儿童通过模仿生活真实情景的游戏活动,学习社会技能和角色

如果父母总是严厉批评孩子,不让他们玩游戏,不鼓励他们提问,会让孩子认为积极主动参与活动是件错事,产生内疚感

主题玩儿、游戏。语言敏感期,学英语熏陶。不要去只学知识的幼儿园。传统文化。

不能叫打回去,如果他可以他早打回去了。发生冲突,不要讲很多道理。这个时候需要角色扮演。展示。也不能过度扮演,容易欺负其他人了。

小孩儿下手没轻重。

幼儿教育的意义

1、培养主动进取的精神;

2、对孩子十万个为什么予以耐心;(养成读书的习惯,分房)

3、注重孩子和其它小伙伴的关系;

4、多鼓励积极参与游戏,少批评。

5、学会夸奖:夸具体细节不夸全部,夸努力不夸聪明!不要夸宝宝真棒,好宝宝!

第四阶段( 6-12岁):勤奋感—自卑感,能力品质

儿童的世界以极快的速度扩展到家庭以外

在学校,儿童开始学习那些社会认为重要的技能(找个好老师很重要)

如果儿童中因为自己富有成效的活动而得到赞扬,他们就会形成勤奋的倾向

如果儿童的努力总是被斥为幼稚和做得不到位,他们就会形成自卑的倾向

父母和家庭以外的成人起同等重要的作用

催眠,错过了孩子的年龄段,无论什么时候,对孩子好就行。

儿童期教育意义

1、在学习与活动中予以肯定,培养勤奋的习惯;

2、对于不是足够优秀的孩子少批评、多鼓励;

3、肯定孩子努力的态度;

4、多运用暗示的作用(罗森塔尔效应)。

有的人以为测验万能论。这样的背景下做的试验。随意给的名单。说这几个优秀有成就。

暗示效应,罗森塔尔效应。

父母的嘴都是开过光的。皮格马利翁效应。

第五阶段(12-18岁):角色同一性——角色混乱,诚实品质

心理和身体的成熟带来新的感觉、新的躯体和新的态度

必须把自己所扮演的不同角色在自我感觉上整合起来,将自己各种矛盾的经历整合起来,形成同一的自我

无法形成这种角色认同的人会陷入角色混乱的痛苦,因为他们无法确定自己是谁,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身体心理快速成熟,发展出新的态度。我是谁,他们怎么看我,我该去哪里

青少年的教育意义

1、父母、教师应与其建立良好关系,做青少年 转变的有力支持;

2、转变态度;(尊重接纳温和)

3、帮助青少年开阔视野,早日达到自我同一。(少年维特之烦恼)

关系之一位,相信,当专家当英雄,不挑剔指责

第六阶段(18-25岁):亲密感对孤独感,爱的品质

个体感到自己在生活中有亲近他人的需要(闺蜜,朋友,没有朋友感觉孤独)

亲近感即指“一种关心他人并与他们同甘共苦的能力”

确立了稳定的角色认同后,一个人便会准备与他人分享生活中的爱或深厚的友谊

如果无法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会陷入深深的孤独感,这种情况常常给以后阶段的发展带来困难(适当谈恋爱,没有到谈婚论嫁的阶段)

培养“爱人“的能力。大学里学会谈恋爱,经验能力

第七阶段(25-65岁):繁衍感—停滞感,关心品质

使人保持平衡的主要动力来自指导下一代的兴趣。如果没有孩子,希望繁衍生命延续

通过关心自己、关心自己的孩子和关心后代体现出来。

人到中年要能够放眼整个社会,关心他人幸福并为之贡献自己的力量,获得繁衍感

无法做到这一点的人将处于一种只关心自己的需求和舒适的自我专注状态,生活停滞,人会感到痛苦,忧郁寡欢,不能自拔。(孩子是桥梁)

奋斗,照顾家庭,有儿子动力足

第八阶段(65岁以上):完善感—失望感 ,智慧贤明品质

一个人必须要能够抱着接受自己和满意的态度回顾一生

一生充实和对自己负责的人会有一种完满感,可以带着尊严面对衰老和死亡

如果带着遗憾看从前的生活,人会有失望感,背负痛心和懊悔,觉得生活中失去了很多机会,自己失败了,而一切重新开始晚矣。衰老和死亡的威胁便成了恐惧和消沉的根源。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黑娃体育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