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之思想(王夫之思想产生的原因)

heiwantiyu 22-09-13 108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739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王夫之思想产生的背景是什么?

在王夫之所处的明朝末年,中国封建社会进入末期,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并在封建势力的强大压力下缓慢地向前发展。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极其尖锐。清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大力提倡程朱理学。这时一些中小地主知识分子,包括王夫之,参加了抗清斗争,看到了历史风云的变化,经历了亡国的惨痛,身受异族残酷压迫之苦,但他们始终不放弃民族复兴的信心。因此,他们抗清失败后,虽然停止了武装斗争,却更勇气百倍地在文化领域内,在思想战线上,进行了气势宏伟的斗争。他们为了求生存,求发展,为了进行有效的斗争,就以唯物论为武器,研究回答现实问题。他们从明王朝覆灭中吸取教训,看到了宋明理学对社会造成的祸害,于是从不同方面掀起了批判宋明理学的思潮。王夫之是这一批判思潮中的卓越的哲学代表。他从气一元论出发,对当时哲学论争的中心——“理气(道器)”之辩与“心物(知行)”之辩作了比较正确的解决,达到了朴素唯物主义与朴素辩证法的统一。《系辞上传第十二章》正体现了王夫之这一重要的哲学思想。

王夫之思想告诉了人们什么

1、王夫之思想主要告诉人们以下内容:

一、反禁欲主义,提倡不能离开人欲空谈天理,天理即在人欲之中。

二、均天下、反专制、爱国理想。

三、气一元论,王夫之认为气是唯一实体,不是“心外无物”。

四、心物(知行)之辩——反对“生而知之”的先验论。

五、揭示“名”、“辞”、推的辩证性质。

六、理势合一的历史观。

七、性日生而日成的人性论。

2、人物简介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晚年隐居于形状如顽石的石船山,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船山先生。

王夫之出生在一个武勋世家,到王夫之祖父辈开始败落。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亲、叔父、兄长读书,十四岁中秀才,二十四岁以《春秋》之一名高中湖广乡试第五名。这时明朝已经到了存亡之秋,四方不靖,王夫之因此没有参加明代最后一科的会试。随后王夫之积极的投入到反抗满清的斗争当中。1648年,王夫之与好友夏汝弼、管嗣裘、僧性翰在南岳方广寺举行武装抗清起义,最后以失败告终。

王夫之是明末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

3、主要著作

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

简述明末清初王夫之的哲学思想

王夫之哲学思想概要

一、反禁欲主义

不能离开人欲谈天理,天理在人欲之中。

二、均天下、反专制、爱国理想

三、气一元论

1)理气关系说

他认为气是唯一实体,不是“心外无物”。

程朱认为“理在气先,道在器先”,王夫之认为“理在气中,道不离器。”,他说,“气者,理之所依。”(《思问录》),“气外更无虚托孤立之理”(《读四书大全说》)。这就表明理依存于气,超物质,超时空的理是不存在的。他还指出,天地间存在着的一切都是具体的实物,一般原理存在于具体事物之中,决不可说具体事物依存于一般原理。

王夫之认为“形而上”与“形而下”虽有上下之名,但不意味着上下之间有界限可以分割开来。从知识的来源上看,原理、规律是从对事物的抽象而得来的,因此,应该是先有具体形器,后有抽象观念。

2)有无之辩

道家佛家都把“虚无”视为无限和绝对,而将“有”视为有限和相对。王夫之认为这把相对、绝对的关系弄反了,在他看来,“有”是无限的,绝对的,而“无”是有限的,相对的。

王夫之是这样论证的:人们通常讲无,是相对于有而言。就象相对于犬有毛而说龟无毛,相对于鹿有角才说兔无角。所以,讲“无”只是讲“无其有”。

3)动静之辩

王夫之认为,废然无动、绝对的静即熄灭,这是天地间所没有的。

由阖而避,由辟而阖,都是动,运动是绝对的。

所谓静,就是动之静,是运动的暂时静止状态,不是废然无动。

王夫之说,“动而成象则静”,“静者静动,非不动也”,“动而趋行者动,动而赴止者静”。王夫之的这些话表明,静止里包含着运动,静止是运动在局部上的趋于稳定而成形象的暂时状态,所以静止的东西不是凝固的,而是生动灵活的。

王夫之发展了张载的气化之道思想:

(1) 物质固有的矛盾是运动的源泉。

(2) 运动是矛盾的发展过程。

(3) 阴阳对立统一普遍存在,但每类事物又有其特殊规律。

王夫之对程朱的理一元论和陆王的心一元论都作了深刻的批判,大大地发展了张载的气一元论。

四、心物(知行)之辩——反对“生而知之”的先验论

王夫之说,“耳有聪,目有明,心思有睿知。入天下之声音研其理者,人之道也。聪必历于声而始辨,明必择于色而始晰,心出思而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岂蓦然有闻,瞥然有见,心不待思,洞洞辉辉,如萤乍曜之得为生知哉?果尔,则天下之生知,无若禽兽。”(《读四书大全说.论语.季氏篇》)

意思是说,凭借感官心知,进入世界万物声色之中,去探寻知晓事物的规律,这才是认识世界的途径。也就是说,知识是后天获得的,非生而知之也。

从认识来源上来说,心物关系包括形、神、物三项内容,有两个关系:

1.神与物的关系(即能、所之关系)

王夫之所说之“所”,指的是有待于主体作用的客观对象,它不是假有,而是实有其体。“能”是能作用于客体而有功效的主体,它不是虚无,是“实有其用”。一方面客体激发主体的认识作用,另一方面主观必须符合客观。

王夫之批评佛教唯心唯识的说法,他认为唯识的说法是用主观去代替客观,取消了客观世界。

2.形与神的关系

王夫之认为人的一切禀于气,而气有清有浊,太虚之气是清的,人禀清气而为精神;而耳目等肉体感官则是浊而有碍的气所构成。由此,他进一步认为,精气自然有其“良能”,即精神,性存在于精神里,具有众理。

在知行问题上,王夫之肯定行之一,行可兼知,另外,他还认为知与行可以根据不同情况而立先后之次序,有时行先于知,有时知先于行。知行相资为用。

王夫之以为人类知识是积古今人物为一体,是历史的,故在知识发达之后,感性认识仍然有重要的作用。他说:

“知见之所自生,非“固有”。非固有而自生者,日新之命也。原知见之自生,资于见闻,见闻之所得,因于天地之所昭著,与人心之所先得(过去经验)。人心之所先得,自圣人以至于大妇,皆气化之良能也。能合古今人物为一体者,知见之所得,皆天理之来复,而非外至矣,故知见不可不立也。……介然恃其初闻初见之知为良能,以知见为客感,所谓不出于烦者也,悲夫!”

王夫之说感性经验有三个条件:“形也,神也,物也,三相遇而知觉乃发”——形指人身感官(浊而有碍,耳目口体之各成其形也),神指人心之神明,物指客观事物,即天地之所昭著。三者相遇,人的精神通过肉体感官接触客观事物而有所反映,知觉就产生了。

王夫之此说,指“客感”为“人心之所先得”,不能专依它作为知见,因为“知见”或理性认识日新而受命。积古今知识于个人生活的时代,犹孩提之童至于成人,经过无量数的错误改正而成为一种知识烘流。这不是说一经得到前人之积知,便可以闭住耳目的感觉去空想,要紧的还在于日日求助于感觉,而日新其理性的富有。

王夫之认为格物和致知是认识的两种方式,也是两个阶段。在博学的基础上求其理,是格物;虚心地进行逻辑思维,是致知。离开格物去致知,就会成为空想;若只格物而不致知,则会被表面现象迷惑,以致玩物而丧志。

王夫之说,“大抵格物之功,心官与耳目均用,学问为主,而思辩辅之,所思所辩者,皆其学问之事。致知之功,则唯在心官,思辩为主,而学问辅之,所学问者乃以决其思辩之疑。致知在格物。以耳目资心之用,而使有所循也,非耳目全操心之权,而心可废也。”(《大学经十》,《读四书大全说》卷一)

王夫之与朱熹一样,在“格物穷理”的具体 *** 上肯定了耳目之官与思辩对穷理的作用,肯定了人学习知识和外部事物的重要性,但他“格物穷理”的目的并不在运用所穷之理,所致之知于客观事物的认识和改造,不在于把握世界万物的规律,或应用与技术发明来促进人类的进步。这与近代西方认识论兴起的背景目的是完全不同的。所谓“格物致知”,目的在于“明善”。“格物致知”说原居于《大学》八条目之中,其理应服务于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三纲目。他在《大学章句》最后指出“其第五章乃明善之要”,因而,“格物致知”论从一个角度上说就是对于儒家伦理的认识和修养 *** 。由此可见,“格物”、“致知”、“穷理”之说最终当落于达到更高的道德境界上。“格物致知”是为了“正心诚意”,而道德的修养则依靠对于伦理原则的认识和把这些原则内化为“在我者”的程度。所以,“格物致知”道德上的修养 *** 和认识论的结合。

王夫之主张以物为师,他说,“师心不如师古,师古不如师天,师天不如师物”(《庄子通.人间世》)这强调敢以物为师的重要性,人们要力求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去了解它,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达到主客、内外的统一。

王夫之在认识上阐明了能所关系,提出了“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的论点,批判了程朱的“知先行后”说和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解决了知行关系问题,达到了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的统一。

王夫之对“格物致知”作了更深刻的解释,把它们看作是认识的两种方式、两个阶段——即格物是在博学的基础上穷理,致知是虚心地进行逻辑思维,这两个阶段是相互联系、不能割裂的。

王夫之还指出,学习和思维、知识和才能,都应看作是在运动中前进的过程。

王夫之的局限性在于有时候也陷入先验论。他以气禀来解释精神,讲“德性之知”和“人心之所先得”的“良能”,说“尽性者,极吾心虚灵不昧之良能,举而与天地万物所从出之理合而知其大始”。

五、揭示“名”、“辞”、推的辩证性质

名——概念

辞——判断

推——推理

1.王夫之认为,真知识一定是名与实的统一

“知实而不知名,知名而不知实,皆不知也。”

2、对于概念能否如实地模写现实,逻辑思维能否把握宇宙发展法则,这是认识论上的大问题,老子讲“无名”,庄子讲“坐忘”,禅宗讲“无念”,共同之处都在于认为名言、概念不足以表达变化之道,只有破除一切名相,才能达到与本体合一。

王夫之提出“克念”,就是说人能够进行正确的思维。王夫之把概念看作一个过程,既不可执着概念而使之僵化,也不可把概念的运动看作是刹那生灭,不留痕迹。

六、理势合一的历史观

七、性日生而日成的人性论

王夫之的主要思想主张

王夫之的主要思想主张如下:

一、反禁欲主义,提倡不能离开人欲空谈天理,天理即在人欲之中。王夫之在其《周易外传》、《尚书引义》等书中对程朱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提出了批评。

二、均天下、反专制、爱国理想。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与《宋论》中指出“平天下者,均天下而已”的观点。

三、气一元论,王夫之认为气是唯一实体,不是“心外无物”。王夫之还指出,天地间存在着的一切都是具体的实物,一般原理存在于具体事物之中,决不可说具体事物依存于一般原理。王夫之认为“形而上”与“形而下”虽有上下之名,但不意味着上下之间有界限可以分割开来。

四、心物(知行)之辩——反对“生而知之”的先验论。凭借感官心知,进入世界万物声色之中,去探寻知晓事物的规律,这才是认识世界的途径。也就是说,知识是后天获得的,非生而知之也。

五、揭示“名”、“辞”、推的辩证性质。王夫之提出“克念”,就是说人能够进行正确的思维。王夫之把概念看作一个过程,既不可执着概念而使之僵化,也不可把概念的运动看作是刹那生灭,不留痕迹。

六、理势合一的历史观。王夫之提出“理势合一”,并在其著作《读通鉴论》对前人所提出的“复古论历史观”、“循环论历史观”等历史形式进行全面的批判和反思。

七、性日生而日成的人性论。王夫之在其《四书训义》一书中提出人性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同时,人性的形成不全是被动的,人可以主动地权衡和取舍。

扩展资料

在王夫之看来,诗歌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以情感为其主要特征,不能以学理来代替情感.更不能以其他文体或学问来代替诗歌。王夫之继承和发展了古典诗学理论中言志缘情的优良传统,提出要由“心之原声”发言而为诗“。诗以道情,道之为言路也。悄之所至,诗无不至。诗之所至,情以之至。

王夫之的史学观:

1、归纳法。王夫之论史善于分析众多史实,并加以归纳,从而得出富有启发性的结论。如他归纳唐朝灭亡的原因为“唐之亡,亡于人之散”,也就是朝廷要员人心涣散,各自为政,不能团结起来共同为中央效力。

2、比较法。王夫之运用这一 *** ,纵论古今历史变迁、人物沉浮,由表及里,去伪存真,得出了许多富有新意的结论。如前人对秦、隋灭亡进行了很多相似性比较,而王夫之通过比较,指明秦、隋亡国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

3、历史主义的 *** 。王夫之论史,气势恢弘,虽于上下千余年中自由出入,但从不任意评说,王夫之论史充分考虑历史背景,不执一慨而论。如论西域时,他认为汉和唐历史背景不同,导致西域地位在这两个朝代的差异。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王夫之

王夫之的政治思想和历史观

首先、反禁欲主义,提倡不能离开人欲空谈天理,天理即在人欲之中。王夫之在其《周易外传》、《尚书引义》等书中对程朱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提出了批评。

其次、均天下、反专制、爱国理想。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与《宋论》中指出“平天下者,均天下而已”的观点。

其三、气一元论,王夫之认为气是唯一实体,不是“心外无物”。王夫之还指出,天地间存在着的一切都是具体的实物,一般原理存在于具体事物之中,决不可说具体事物依存于一般原理。王夫之认为“形而上”与“形而下”虽有上下之名,但不意味着上下之间有界限可以分割开来。从知识的来源上看,原理、规律是从对事物的抽象而得来的,因此,应该是先有具体形器,后有抽象观念。道家佛家都把“虚无”视为无限和绝对,而将“有”视为有限和相对。王夫之认为这把相对、绝对的关系弄反了,在他看来,“有”是无限的,绝对的,而“无”是有限的,相对的。王夫之是这样论证的:人们通常讲无,是相对于有而言。就象相对于犬有毛而说龟无毛,相对于鹿有角才说兔无角。所以,讲“无”只是讲“无其有”。王夫之认为,废然无动、绝对的静即熄灭,这是天地间所没有的。王夫之说,“动而成象则静”,“静者静动,非不动也”,“动而趋行者动,动而赴止者静”。王夫之的这些话表明,静止里包含着运动,静止是运动在局部上的趋于稳定而成形象的暂时状态,所以静止的东西不是凝固的,而是生动灵活的。

其四、心物(知行)之辩——反对王夫之王夫之的哲学思想概括起来有七点:“生而知之”的先验论。王夫之说,“耳有聪,目有明,心思有睿知。入天下之声音研其理者,人之道也。聪必历于声而始辨,明必择于色而始晰,心出思而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岂蓦然有闻,瞥然有见,心不待思,洞洞辉辉,如萤乍曜之得为生知哉?果尔,则天下之生知,无若禽兽。”(《读四书大全说·论语·季氏篇》)意思是说,凭借感官心知,进入世界万物声色之中,去探寻知晓事物的规律,这才是认识世界的途径。也就是说,知识是后天获得的,非生而知之也其五、揭示“名”、“辞”、推的辩证性质。王夫之认为,真知识一定是名与实的统一“知实而不知名,知名而不知实,皆不知也。”对于概念能否如实地模写现实,逻辑思维能否把握宇宙发展法则,这是认识论上的大问题,老子讲“无名”,庄子讲“坐忘”,禅宗讲“无念”,共同之处都在于认为名言、概念不足以表达变化之道,只有破除一切名相,才能达到与本体合一。王夫之提出“克念”,就是说人能够进行正确的思维。王夫之把概念看作一个过程,既不可执着概念而使之僵化,也不可把概念的运动看作是刹那生灭,不留痕迹。

其六、理势合一的历史观。王夫之提出“理势合一”,并在其著作《读通鉴论》对前人所提出的“复古论历史观”、“循环论历史观”等历史形式进行全面的批判和反思。

其七、性日生而日成的人性论。王夫之在其《四书训义》一书中提出人性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同时,人性的形成不全是被动的,人可以主动地权衡和取舍。他说:“生之初,人未有权也,不能自取而自用也。……已生之后,人既有权也,能自取而自用也。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黑娃体育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