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持续巩固乡村振兴(如何持续巩固乡村振兴战略)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782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怎样做好巩固脱贫成功与乡村振兴
由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在作用对象、施策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必然存在因战略针对性与整体性、特惠性与普惠性、福利性与经济性等矛盾而引发的现实挑战。
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准确判断和把握形势,有预见性地主动寻找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政策对接方式,通过政策内容和实施方式的适度细化与调整,以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好基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扩展资料
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实现这“五个振兴”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不可能一蹴而就。
要致力于打赢脱贫攻坚战,这就需要把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三农”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来统筹谋划和推进,尤其要注重遵循农村经济发展规律和乡村建设规律,坚持科学规划、注重质量、有序推进,一步一个脚印、一棒接着一棒往前走,切忌贪大求快、急于求成。
如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1、针对种植者搭建的服务体系
围绕着种植者,包括专业的种植大户、种植公司以及普通农户,建立的一套线上线下立体服务体系。种植者只需注册成为会员,丰信农业即根据种植者要求提供个性化种植方案、农资 *** 、农事提醒、农技指导等全面服务。种植者只需要按指导去干农活,种地变得简单省心。
2、成熟开放的线下服务体系
将多年打造成熟的线下服务体系开放给农村创业者,协助农村创业者在家门口轻松创业,共同服务好种植者。原来需要由专业农技人员从事的服务工作,在丰信模式中,普通农户即可胜任,大幅的提升了运营效率、降低了成本。
3、乡村振兴社员网模式
以“互联网+精准扶贫+农产品上行”为切入点,通过对接农产品上行促进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有效带动广大农民增收、脱贫、致富,这是对乡村振兴战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的成功践行。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原则: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怎样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以人为本”。农村发展、关键在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做好农村的人才工作,一靠“留”,二靠“引”,三靠“用”。 “留”就是要把本土的农民留下来。最懂农村的是农民,最迫切希望农村振兴发展的也是农民。要打好“乡情牌”,念好“事业经”,让农民心甘情愿的“留下来”。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有哪些?
一是加快发展乡村产业。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提出拓展乡村多种功能,通过全产业链拓展产业增值增效空间。
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动新产业新业态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等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要求,为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二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乡村不仅要塑形,更要铸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的工作,要绵绵用力,下足功夫”,并从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注重农村青少年教育问题和精神文化生活等四个方面提出要求、作出部署。
三是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要保持战略定力,制定更具体、更有操作性的举措,对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健全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制度,长江、黄河流域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农业农村减排固碳等提出具体要求。
四是深化农村改革。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用好改革这一法宝。围绕加快推进农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激发农村资源要素活力,提出一系列明确要求。深化农村改革,必须让广大农民有更多获得感。凡是涉及农民基本权益、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必须看准了再改,保持历史耐心,同时要尊重基层和群众创造,推动改革不断取得新突破。
五是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既要建设繁荣的城市,也要建设繁荣的农村。建设什么样的乡村、怎样建设乡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并从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注重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加强分类指导等三个方面提出要求。
六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见实效。做好乡村振兴战略这篇大文章,必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强调:“振兴乡村,不能就乡村论乡村,还是要强化以工补农、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并提出强化统筹谋划和顶层设计,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强化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县乡村统筹,赋予县级更多资源整合使用的自 *** 等具体要求。
七是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提出要加快构建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巩固农村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深入推进平安乡村建设,创新乡村治理方式等四项要求,为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振兴农村我们应该怎么做?
1、以加强科技兴农助力乡村振兴。科技兴农即根据各地情况及特点,依托科学技术解决“三农”现实痛点,促进“三农”高质量发展。农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石,科技兴农是针对现实国情的正确选择,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的助力器,是激发乡村振兴活力的源动力。
首先,因地制宜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完善相关流程、机制和示范基地建设,实现科技成果落地生根。例如北京通州漷县镇种植园,采用水肥一体化设备实现水肥同步管理,大幅降低成本,提高了收益。
其次,提升农业技术水平,依托科技创新发展智慧农业、循环农业等新模式,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并利用云技术、大数据及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发展认养农业、共享农业、“网红+农产品”等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新营销模式,打造平台农业。
再次,实施“引进+创新”战略,借鉴成功经验,排除发展痛点,充分利用独特资源,打造“一村一品”的特色农业。最后,注重农业科技人才培育工作,创新工作机制。增强农专科技人才团队建设与培育,深入落实科普工作,大力提升基层科技人员素质;筑巢引凤,工农结合,以工补农,加快实现农村现代化,促进城乡协同发展。
2、以促进教育兴农助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应优先发展乡村教育。教育兴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发展乡村教育,应全面统筹规划乡村基础教育学校,逐步完善义务教育学校配套设施,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逐步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不断缩小城乡差距。
教师是推动乡村教育发展、提升乡村教育质量的重要主体,地方 *** 应关注乡村教育人才队伍建设与人才质量提升,逐步改善乡村教育人员教学条件和福利待遇,完善乡村教育人才政策。充分吸收好家风、好民俗等地方文化精华,结合我国德育及教育的基本要求,打造独具乡村特色的德育教育课程体系。
借助互联网、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线上+线下”“课堂内+课堂外”的多维融合教学模式,促进资源共享。
3、以促进城乡融合助力乡村振兴。“十四五”规划纲要强调,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统筹城乡融合总体战略布局,促进城乡资源互补互惠,为城乡共同发展提供新动力。推进乡村建设工作,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加强乡村环境治理,改善乡村风貌,助力乡村振兴。
不断推进农村改革与创新,鼓励开拓多种经营形式。继续落实土地承包三十年政策,鼓励扶植成立农民合作社,打造家庭农场,积极创新农业经营模式。
结合新阶段我国城乡发展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土地制度改革,逐步推动形成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在保持乡村特色的基础上推行绿色、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建设模式,注重产业深度融合,协同发展,完善产业链,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助力乡村振兴。
4、以实现共同富裕助力乡村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应深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努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贫困村全部出列,创造了中华民族扶贫史上的一个奇迹,形成了值得弘扬与传承的中国特色脱贫攻坚精神。
在扶贫攻坚过程中,我国不断完善精准扶贫组织保障体系,不断创新扶贫方式,积极探寻扶贫长效机制,加强区域协作与对口支援,充分发挥 *** 、企业、社会三方协同力量,打造专项扶贫、产业扶贫与社会扶贫相结合的多元化扶贫格局。
进入新发展阶段,踏上乡村振兴新征程,应继续稳固脱贫攻坚基础与成效,加强致贫返贫监测,不断完善防止致贫返贫预警体系。防止返贫是乡村振兴战略顺利推进的重要保障,应积极进行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工作后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动态调整工作方案,科学预防,从根本上阻断致贫返贫。
5、以创新乡村治理助力乡村振兴。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是乡村振兴实施的关键影响因素。进入新发展阶段,创新乡村治理,应坚持以人为本原则,积极鼓励多主体参与,加强自治、法治与德治的“三治”融合。
首先,自治是居民参与乡村治理的自发性与主动性的体现,应积极引导并鼓励村民自治,科学组建村民自治组织,完善自治管理流程及相关配套制度,激发乡村治理新动力。
其次,法治是乡村治理的法律保障与科学武器,应加强乡村法治宣传与法治教育,提升居民法治意识,注重乡村法律服务平台搭建,夯实乡村治理的法治基础。
最后,德治是乡村治理的道德后盾,应传承并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传播榜样力量,彰显社会正能量。
积极宣传与引导善行义举,提升村民道德情操与综合素养,提高居民遵纪守法、助人为乐的自觉性与主动性;鼓励并扶持乡村举办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提供资金支持与专业指导,让乡村文化遍地开花,推动乡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构建新阶段乡村文化新生态。
以上内容参考:中新网-打造乡村振兴新格局
脱贫攻坚以后,乡村振兴如何接续?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关系如下:两者是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关系。脱贫攻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前提,那么乡村振兴就是脱贫攻坚的巩固和深化,两者之前其实密不可分。从战略目标的维度来看,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之间存在接续关系。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实现之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底线任务。脱贫攻坚以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为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在目标维度上呈现递进关系。两者要有效衔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基本思路,要内嵌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根据不同阶段的战略目标、战略要求梯次有序推进。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阶段,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着力解决相对贫困问题,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要求,重点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农民就业增收、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在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阶段,要继续深化缓解相对贫困的体制机制,抑制贫困再生。与此同时,要以实现共同富裕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