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四区联动(四区联动发展)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722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陕西西安市有哪些区
西安市辖9个市辖区、4个县。市人民 *** 位于西安市北院门159号,新址定于城北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凤城八路。 辖区总面积9983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为1066平方公里,建城区面积375平方公里(截至2007年年底,未包括长安区、临潼区及阎良区的建成区面积)。 常住人口837.52万(截止2008年底),其中城镇人口570余万,市区人口约510万。 ●新城区 面积 31平方千米,人口64万。位于市中心东北,跨越城墙内外,因境内清朝满城(又称新城)得名,西安市三个老城区之一,五个城市核心区之一; ●碑林区 面积 22平方千米,人口83万。位于市中心南部,跨越城墙内外,因境内西安碑林得名,西安市三个老城区之一,五个城市核心区之一; ●莲湖区 面积 38平方千米,人口64万。位于市中心西北,跨越城墙内外,因境内莲湖公园得名,西安市三个老城区之一,五个城市核心区之一;有8万 *** 在城墙内西南部聚居; ●雁塔区 面积 152平方千米,人口112万。位于市区南部,因境内大雁塔得名,是西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西安曲江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所在地,区内高校林立、科技领先、人文荟萃、工商业发达,西安市五个城市核心区之一; ●未央区 面积 262平方千米,人口59万。位于市区西北部,因境内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得名,是西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汉长安城遗址,西安浐灞生态区,欧亚经济论坛所在地;五个城市核心区之一。西安新行政中心设立于此,为未来西安城市新中心。 ●灞桥区 面积 322平方千米,人口55万。位于市区东部,因境内古灞桥遗址得名,西安浐灞生态区、西安国际港务区所在地;是中国重要的纺织工业基地; ●阎良区 面积 240平方千米,人口25万。位于市区以东北,距市中心60公里,因成语"闾阎良善"得名,是亚洲更大的航空城,境内有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 ●临潼区 面积 898平方千米,人口67万。位于市区以东,因境内临河、潼河而得名,境内有秦始皇陵、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华清池、骊山、西安事变旧址等; ●长安区 面积1583平方千米,人口103万。位于市区南部和西部,长安区北部有大学城、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等,西部有周丰镐城遗址、昆明池遗址,南部是秦岭山区,有翠华山世界地质公园。2002年撤销长安县,设置长安区,区域经济迅速发展。人民 *** 驻韦曲镇。 ●蓝田县 面积1976平方千米,人口63万。人民 *** 驻蓝关镇。 ●周至县 面积2956平方千米,人口56万。人民 *** 驻二曲镇。 ●户县 面积1213平方千米,人口56万。人民 *** 驻甘亭镇。 ●高陵县 面积 290平方千米,人口27万。人民 *** 驻鹿苑镇。新的泾渭区(高陵区)即将批复,高陵县将成为西安的第10个区。 西安另有7个统筹城乡资源改革示范开发区和基地,统称“四区一港两基地”,分别是: 国家级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 国家级西安高新产业开发区 西安曲江新区(西安曲江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 西安浐灞生态区(西安浐灞国家级水生态保护与修复试点) 西安国际港务区 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 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 西安大都市(Xi'an Metropolis) 作为关中——天水城市群的核心发动机,在国家规划中,西安市还包括咸阳市区(秦都区、渭城区)、兴平市、武功县、乾县、礼泉县、泾阳县、三原县共二区一市五县;杨凌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杨陵区)一区;加上西安市管辖的十三个区县,总共22个行政区(十二个区、一个县级市、九个县),总面积14985平方公里,总人口超过1200万。
西安市委市 *** 提出的四区一基地是指什么
西安市委市 *** 提出的不是四区一基地,而是四区一港两基地,这四区一港两基地指的是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曲江新区、浐灞生态区、西咸新区;国际港务区和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
西安光电芯片、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等五个产业领域具有明显优势,其中,“单晶硅片”产量稳居全球之一,占全球市场份额40%左右;微纳光波导、光栅耦合器和VCSEL激光器芯片等领域水平国际领先。
扩展资料:
西安地处关中平原中部,是国家明确建设的国际化大都市、国家中心城市,先后获评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形象更佳城市、中国国际形象更佳城市、中国更具幸福感城市、全国第四届、第五届文明城市。
2018年2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支持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建成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
参考资料来源:西安市 *** ——西咸新区“四区一港两基地” 八大新平台成为西安新名片为
西安农业“十四五”规划构建“四区五类”的乡村振兴总体格局
2月10,西安市印发《西安市“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依据西安市自然地形条件、区域资源禀赋、城乡功能定位、产业发展方向及空间布局现状,充分考虑土地及水资源环境制约因素,结合西安市重要水道、绿道、驿道等生态廊道建设,构建 “四区五类”的农业农村发展总体格局 。
统筹“四区”合理布局
——环都市城乡融合发展区: 落实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改革要求,承接都市休闲、康养等拓展功能,突出产业融合发展。乡村建设实现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延伸,开展村庄人居环境提升,搭建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建立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机制,打造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示范区。
布局范围:主要布局在环绕西安市中心城区衔接城镇开发边界涉及的乡村,涉及高陵、灞桥、未央、长安、鄠邑五个区。
——平原提质拓能发展区: 以现代都市农业为导向,依托传统种植业发展基础,着力保障粮食和蔬菜生产供应,推动粮食、蔬菜、水果等农业生产经营活动适度集聚,形成规模化、专业化的农产品主要生产基地,保障都市供应。农村发展以建立农民自愿有偿退出农村权益及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机制为基础,以城乡融合和集聚提升为主要方向,结合现代都市农业加强建筑风貌设计引导,开展村庄品质提升,打造山水田园风光,建设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区。
布局范围:主要布局在渭河冲积平原,涉及阎良、高陵、临潼、灞桥、蓝田、长安、鄠邑、周至八个区县。
——浅山丘陵转型发展区: 结合资源环境紧约束特点,调整优化种植结构,促进畜牧业转型升级,增加优质饲草供应,强化重大动物疫情防控,推进适度规模经营,统筹农业农村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加强村庄建设,避开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和不利因素的影响,对位于自然环境恶劣地区的村庄进行撤并搬迁,因势利导,向中心村集聚,加强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庄建筑风貌引导,实现生态环境改善与村庄品质同步提升。
布局范围:主要布局在骊山片区和洪庆山一带,涉及临潼南部地区、灞桥东部地区和蓝田西北部地区。
——秦岭山地生态保育区: 以秦岭生态环境不受损害为前提,严格按照陕西省、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的有关规定开展农业生产和村庄建设,将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降至更低。将位于生态保护红线核心区范围内的种植用地和农村建设用地逐步退出为生态用地,保持位于生态保护红线一般控制区范围内的种植用地和村庄现状。严格落实秦岭保护区产业准入清单制度,以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为导向,实现从传统种植业向生态农业转型,通过生态工程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鼓励生态移民,将有条件的村庄逐步进行搬迁,对于需要保留和保护的村落,引导适度集聚,配置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全面开展村庄环境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
布局范围:主要布局在秦岭坡底线以南区域,涉及灞桥、临潼、长安、鄠邑、蓝田、周至六个区县。其中生态保护红线保护面积3516.64平方公里,含秦岭核心保护区、重点保护区,占秦岭山地生态保育区的71.63%。
引导“五类”村庄合理建设
全面推进集聚提升类村庄建设: 通过用地结构优化、村庄建设用地内部腾挪和适量新增,实现配套基础设施、产业用地保障,预留弹性发展空间,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加强建设管控引导。强化农业发展升级,加大乡村建设力度,全面建设美丽乡村,缩小城乡差距。
布局范围:主要围绕 城镇核心区 布局,在规划期内推动村庄集聚,承载55%左右的乡村人口。
综合统筹城郊融合类村庄建设: 加速推动城乡融合发展,通过建设用地内部结构优化,提高产业用地比例,主动承接城市拓展功能,积极发展服务城镇富裕农村的近郊型产业,加快推动与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互联互通,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融合发展,形成城市和乡村互动的过渡单元。
布局范围:主要布局在 渭北平原、市区东部、蓝田中部和鄠邑副中心 建成区周边,在规划期内加速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承载20%左右的乡村人口。
差异化开展特色保护类村庄建设: 统筹保护、利用与发展的关系,以特色文化保护功能为主导,延续村庄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保持建设用地总规模不变。通过内部结构优化,增加公共服务和基础配套设施用地占比;在保持原生态环境和村庄传统格局的基础上,差异化地进行保护性开发建设,适度发展乡村旅游和特色产业,延续乡村历史文化脉络,促进乡村文化繁荣。
布局范围:主要布局在 秦岭北麓沿线和东部台塬地区 ,在规划期内强化特色保护,承载15%左右的乡村人口。
有序实施搬迁撤并类村庄退出: 实施有序搬迁撤并、建设用地腾退复垦,引入增减挂钩政策,作为乡村建设用地腾挪主要空间,为支撑集聚类村庄建设、乡村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产业用地提供发展空间。撤并搬迁后的村民就近在城镇或其他村庄安置或进行集中安置。
布局范围:主要集中布局在 秦岭范围内的核心保护区和重点保护区 。
引导其他类村庄有序发展: 规划期内,对于其他类村庄不再安排新增建设用地。短期内居住、产业等用地需求原则上通过村庄范围内建设用地内部腾挪解决,待逐步明确村庄发展类型后再落实发展策略和用地安排。
布局范围:主要布局在 周至渭北平原地区和蓝田北部台塬地区 ,承载10%左右的乡村人口。
按照示范区引领、园区支撑、生产基地保障、产业集群融合发展的思路,着力打造优势突出、特色鲜明、效益显著的 “三区一带三基地13+6集群” 农业高质量发展格局。
高质量建设发展示范区(三区)
秦岭北麓绿色生态循环农业暨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 生态保护红线以外,以秦岭北麓坡底线(秦岭保护规划建设控制地带南界)到环山路以北5公里范围内的区域,涉及沿山六区县,具体包括周至、鄠邑、长安的中部地区,灞桥洪庆山区、蓝田川道地区以及临潼渭河以南的浅山和平原地区。
一县(区)一业都市农业现代化园区(产业园): 布局范围:以周至猕猴桃、户县葡萄、临潼石榴、灞桥樱桃、阎良瓜菜等产业布局为依托,在全市创建产业特色鲜明、设施装备先进、生产方式绿色、质量全程控制、产业深度融合、经济效益显著、辐射带动有力的都市农业现代化园区(产业园)。
西咸、阎良、高陵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 在高陵、阎良、西咸新区大力建设大力发展特色生态农业、设施农业、智慧农业、休闲农业、民宿经济等绿色低碳产业,以积极融入城市产业或对接城市延伸产业为主导,通过开展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方面的试验,建立进城落户农民依法自愿有偿 *** 、退出农村权益制度,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经验和体制机制改革措施;通过机制创新促进城乡要素双向自由流动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突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挥“大西安”都市区对近郊乡村的带动作用。
打造沿渭设施蔬菜产业带
在渭北高陵、阎良、临潼设施瓜菜种植区域, 发展早春秋延越冬瓜菜,依托阎良区和高陵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强化果蔬产业(含甜瓜)主导地位; 在周至—鄠邑沿渭蔬菜种植区域 ,引导蔬菜种植向设施化、集约化方向转变,加大投资力度,在基地建设、产品加工、质量安全、信息服务、休闲观光及品牌创建等方面实施提质增效工程,通过实用技术推广、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发展一批扎根基地的企业、园区、合作社,打造具有影响力的产业品牌; 在西咸新区蔬菜种植区域 ,积极引入社会资本投资,探索建立城乡融合瓜菜产销一体化模式,推动蔬菜产业向标准化、集约化、智能化、精细化、品牌化发展。
布局范围:在高陵、阎良北部、临潼渭河以北区域,鄠邑—周至接壤的沿渭区域,高新、沣东—沣西沿渭区域布局生产设施蔬菜的生产基地,凭借都市近郊发达的交通物流体系,布局以交易物流中心为核心的市场销售配送体系。
高标准建设主要农产品生产保供基地(都市现代化农场)
优质粮食生产基地: 在渭河以北区域(临潼、高陵、阎良),临潼—蓝田丘陵地区,蓝田—长安白鹿原、少陵塬、八里塬、神禾原等台塬集聚地区,长安—鄠邑—周至平原地区推动建设优质粮食生产基地。
重要农产品保供基地: 在沿渭区域布局设施蔬菜种植基地,在临潼、阎良、蓝田布局奶牛、奶山羊养殖基地和乳制品加工基地,在鄠邑关中环线沿线布局生猪养殖基地。
花卉生产基地: 围绕花卉销售市场,在长安区灵沼、兴隆、五星、黄良、子午(北部)布局花卉种植基地。
打造优势农业“13+6”集群
打造地理标志农产品“13集群”
以我市13个地理标志农产品为依托,重点支持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保护提升、宣传推介和设施建设。支持老园品种更新、水肥一体化种植、标准化生产、有机肥替代化肥和果枝综合利用示范点建设,开展新品种种植标准制定、新技术推广,高质高效示范园、观光果园、标准果园建设等。
打造种业(质)资源“6集群”
以鄠邑粮食种业、临潼番茄种业、鄠邑李杏种质资源、高新猕猴桃种质资源、葡萄种质资源及关中奶山羊种质资源为依托,按照中央、我省关于现代种业发展的有关要求,重点支持新品种培育繁育基地建设和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及利用等。依托我市临潼番茄育种在全国的优势地位,市区共建临潼番茄种业集群,支持番茄育繁推中心建设和粉提小番茄智慧谷建设,实施基础设施主题化改造和生产设施现代化提升。
西安市的“四区二基地”指的是什么??
西安市的“四区一港二基地”指的是:
1、四区:西安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西安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安曲江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区、西安浐灞生态区。
2、一港:西安国际港务区。
3、两基地: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西安民用航天产业基地。
扩展资料:
作为西安市开发区的管理机构,以产业导向整合西安市和西咸新区的开发区,做成5个平台:一个是以高新区为主,整合沣东、沣西、航天基地,打造高新技术产业平台;一个是以经开区为主,整合渭北工业区、阎良工业园区,加上高陵工业园区、秦汉新城工业园区、泾河工业园区,打造制造业平台。
第三块是西咸新区的空港新城和西安市的国际港务区,组成一个大物流产业平台;第四块由曲江新区整合西咸新区秦汉新城和泾河新城,组成文旅平台;第五块是以西咸新区的能源金融贸易区加上文教产业园板块,再加上沣东新城的昆明池板块,组成一个创新城市发展方式的板块。
西安的四区两基地都是哪些?各区的全称是什么?
1楼说的对,但不是全称
二基地:
1、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
2、西安阎良国家航空基地
四区:
1、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
3、西安曲江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区
4、西安浐灞河生态区
西安都市圈包括哪些地方?
西安都市圈共涵盖四市一区25个县(区、市)。包括西安市全域(含西咸新区),咸阳市秦都区、渭城区、兴平市、三原县、泾阳县。
礼泉县、乾县、武功县,铜川市耀州区,渭南市临渭区、华州区、富平县,以及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面积2.06万平方公里,2020年底常住人口1802万人,地区生产总值约为1.3万亿元。
功能圈:
西安都市圈的空间发展战略是以西安都市圈为发展核心,统筹整合区域产业布局与功能分工,形成围绕西安逐步向外辐射的四个功能圈层。
功能核心圈、功能强化圈、功能辐射圈、功能扩散圈,然后凭借两区两园两基地实现功能与产业协调发展。打造中国西部经济中心和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核心区。
按规划设计,未来西安都市圈内杨凌示范区,将成为西安都市圈核心区的“飞地”,打造以农业科教、生物精深加工制造、相关医药食品饲料加工,以及以农业技术交易市场为主导的中国农科城。
泾渭工业园,将围绕汽车制造,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建设现代加工制造业基地,承接核心区产业外迁,发展现代医药制造、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等产业,配套发展现代服务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