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人的体育礼仪故事(感人的体育礼仪故事作文)

heiwantiyu 22-11-09 68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819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2010亚运会感人故事

总有一种感动让人无语凝噎。依依惜别,广州留给人们的亚运记忆不仅是金灿灿的奖牌,还有沉甸甸的感动。翻开珍藏的广州亚运日记,虽然我们不能一一记住他们的名字,但请记住他们留下的“感动瞬间”,这里面有汗水、泪水和荣耀,也有那些平凡人的坚持。

11月13日 关键词:“千足金”与“梦想成真”

广州亚运金牌派发首日,梁瑜洁和沈宏幸运地成为中国军团亚运会第999枚和第1000枚金牌得主。与“千足金”相比,也许他们更珍惜的是苦守14年的绽放--体育舞蹈之一次成为亚运会项目。如果没有金牌,人们是否还会记得这对默默无闻的舞者也许只有“梦想成真”的他们自己会记得,无论怎样,最美丽的一刻已经随着梦想在舞台上绽放。梦想,因为坚持而插上翅膀。

11月14日 关键词:母爱铸就“枪王之王”

“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两冠加冕的韩国女 *** 金闰美已有8个月身孕。金牌和宝宝,哪一个更重要赛后金闰美掩面而泣:“获得金牌我很开心,但我更担心我的孩子。现在我最想回家。”

在赛前一个月的集训中,为了宝宝的安全,她每天只能训练一小时左右。母爱,让一个女人如此脆弱,竟又如此坚强。

11月15日 关键词:老而弥坚

当《真心英雄》的歌声在体操馆响起,它送给的不只是滕海滨的“王者归来”,也是在称颂他的对手--30岁依然极具威胁的日本老将水鸟寿思。水鸟寿思在两位中国选手的阻击下,在单杠上演绎出一套完美的高难度动作,铜牌亦是胜利;“隐身”多年的滕海滨更是以极稳定的表现彻底走出雅典奥运会失误的阴影,一波三折却从不气馁,令人动容。

11月16日 关键词:重伤不下火线

在充满“变数”的亚运赛场上,金牌绝非唯一的价值,那些重在参与的非职业运动员,令人感动和尊敬。中国香港选手黄蕴瑶在场地自行车女子记分赛中被撞倒后,顽强地爬起来继续骑行,最终获得亚军。黄蕴瑶到颁奖时还在流泪,她觉得“很疼”,“怀疑自己骨折了”。

11月17日 关键词:一个人的国家队

阿扎德的亚运征程结束了,伊拉克羽毛球队的亚运征程也就此结束,因为这是阿扎德一个人的国家队。孤独的26分钟里,没有教练,没有队友,只有观众给他加油。一朝成名天下知,但在亚运赛场上,能被“天下知”的凤毛麟角。绝大部分,是像亚拉·阿扎德这样的参与者,实力不强,但梦想不灭。

11月18日 关键词:哭

孙杨是个“水做的男人”。这个19岁的游泳新星,1米98的大个子,在亚运会上至少让人看到哭了4次。在男子1500米自由泳决赛中游出今年世界更好成绩并打破亚洲纪录夺冠后,他还没出泳池就哭了。作为亚运史上年龄最小的高尔夫参赛选手,13岁的中国澳门小孩区家伟打出91杆的不错成绩,也在哭鼻子。

不同的“哭”,却有着同样的泪水。当我们看到他们接受掌声时,你是否听见他们在角落里的哭泣

11月19日 关键词:“九球天后”

作为中国台球之一美女的潘晓婷,19日完成了美貌与实力的完美融合,弥补了多哈亚运会的失金之憾。至此,继摘得世锦赛、WPA、WPBA、亚洲杯、全国赛等桂冠之后,潘晓婷终于实现了职业生涯的大满贯,成为真正的“九球天后”。在这个看起来很美的光环中,你能感受到一个女孩从“以姿服人”到“以才服人”的坚持和付出吗

11月20日 关键词:“日进斗金”

中国乒乓球队这一天横扫赛场“日进斗金”,这是中国队继1978年曼谷亚运会之后,第二次包揽亚运会乒乓球7项冠军。中国队在乒乓球已经称霸多年,也许只有他们才知道“独孤求败”的滋味是多么难熬,这一路走来有多么艰难。

11月21日 关键词:铁血丹心

怒吼、挥拳、标准的军礼,为一个无可超越的“全满贯”!亚运会男单金牌在林丹的荣誉库里绝算不上闪亮,但堪称无价--在这场比赛之前他几乎已经拥有一个羽毛球男子单打运动员能够赢得的所有荣誉,独缺一枚亚运金牌。这是迟来的“爱”,也是“超级丹”留给球迷的感动。

11月22日 关键词:“宝哥哥”和“小飞侠”

37岁的自行车选手黄金宝在180公里的漫长赛道上续写着自己的传奇,公路赛中勇夺冠军的他已连续参加5届亚运会。正如教练沈金康评价,“他年纪这么大了,还要和年轻人一起比赛。不管今天是不是之一,他都是英雄。”同样,“小飞侠”劳义的速度也许算不上“飞”,但他帮助中国队首次夺取亚运会男子百米金牌。让人满意的,不只是成绩。在竞技赛场,拼搏精神和顽强意志往往比运动成绩更令人动容。

11月23日 关键词:20年的轮回

“老马”来自射击场。42岁的张山与亚运会再续“前缘”:20年前的北京,她射落了女子双向飞碟团体和个人两块金牌,一“枪”而红;20年后的广州,她虽然未能重现双冠辉煌,但用飞碟在空中绽放的“鲜花”和一枚团体金牌,书写了不老传奇。

“20年前我什么都不知道,20年后我什么都知道了。20年来我从没有过疲倦的感觉,”张山说,她还会继续站在射击场上,站成一位老太太。

11月24日 关键词:飞人归来

刘翔回来了,不仅仅是回到赛场,更是回到巅峰。24日的广州亚运赛场,刘翔以令人震惊的13秒09实现亚运三连冠,并连续三次打破亚运纪录。“起伏之中有很多不顺,我更大的动力就是,每个人看到我都跟我说加油。”刘翔赛后说,“什么时候能回到奥运前三,把世界纪录抢回来,就算康复了。我的目标是伦敦奥运会。”

从“折翼天使”到“飞人归来”,刘翔的成绩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在跨越人生高栏中的勇气、力量和信心,请为他带给大家的这份感动鼓掌。

11月25日 关键词:险

怎一个险字了得!中国男篮王仕鹏半决赛的“夺命”三分球,韩国男足11分钟连进3球的超级逆转,以及中国篮球女将陈楠终场前9·9秒敲定金牌的前场篮板,共同成为25日亚运会赛场的经典镜头。

竞技体育带给人们的感动,不仅是最后的胜利,更是关键时刻的“绝杀”,而这“绝杀”缘于勇气、毅力和信心。

11月26日 关键词:完美谢幕

在“万众瞩目”的男篮决赛中,卫冕冠军中国队以77:71战胜韩国队,第七次夺取亚运冠军,也把与韩国队的亚运决赛交锋成绩改写为5:2。这是33岁的王治郅在亚运赛场的告别演出,颁奖仪式上,队友将12块金牌全部挂到全场得分更高的大郅脖子上,双手高举过头顶,向他顶礼膜拜三次。这一刻,接受荣誉的不仅是大郅,还有中国篮球的拼搏精神。

11月27日 关键词:“女排回来了!”

这不是历史上更好的中国女排,但却是感人的中国女排。技术不行、水平不行,以至于连韩国队这样的对手都成了难以逾越的“高山”,这的确是一支不被看好的中国女排。但是,正是这些姑娘的“不抛弃、不放弃”感动了所有人,在连失两局、最后时刻仍落后的情况下连得4分,她们挺过来了,用广州亚运会最后一枚金牌为中国军团完美收官。“队友们在落后的时候一直没放弃,中国女排回来了!”女排主力周苏红赛后说。也许,老女排精神的回归才是中国女排更大的收获。

求:感人的体育故事

故事一:获得女子击剑金牌的美国运动员马瑞尔·扎古尼斯

在奥运会开始前5个月,马瑞尔在奥运选拔中落选了。可是她没有放弃,继续刻苦训练。在比赛前几天,由于一名运动员因伤退出,马瑞尔才拿到雅典奥运会的入场券。但谁也没有想到的是,她最后过关斩将,为美国队赢得了之一个女子击剑冠军。

格林斯潘:此前很少有人关注击剑运动员。在奥运会官方电影里,这也是之一次讲击剑运动员的故事。我选择她是因为她的坚持不懈,在明知机会很渺茫的情况下,仍然不放弃努力,最后终于如愿以偿,获得了奥运冠军。

在选择故事上,我认为别人觉得没有意思或者没有用的故事,对我来说却是很宝贵的,因为我从中发现了人性的美好。

故事二:希腊举重运动员迪马斯

获得三次奥运举重冠军的希腊运动员迪马斯希望在家乡父老面前,用一枚金牌为自己的运动生涯谢幕。然而他只获得了铜牌。在颁奖仪式上,在宣布了他的名字和奖项后,全场观众起立鼓掌长达十几分钟,向他们心目中的英雄表示敬意。迪马斯说,这次我获得了两枚奖牌,一枚铜牌,是赛会颁发给我的;一枚金牌,是我的人民颁发给我的。

格林斯潘:当大多数人都去追逐冠军的时候,我的镜头却对准了那些赛场上的失意者。我可以自豪地说,我改变了人们看体育和体育人的角度,我从体育人的故事中发掘出坚持、拼搏、团结友爱的精神,这也是奥林匹克运动推崇的精神。

故事三:捐出金牌救助白血病儿童的波兰女运动员

波兰女运动员奥蒂丽亚·杰德捷泽扎克获得了雅典奥运会女子200米蝶泳的金牌,她也是波兰在游泳项目上的之一位奥运冠军。但更为可贵的是,她把这枚金牌拍卖了,并将拍卖所得捐献给了儿童医院用于救治白血病儿童。

格林斯潘:当看到接受救助的孩子把他们自己 *** 的纸金牌挂在她脖子上时,很多人都感动得落泪了,这是我们选择这个故事最重要的原因。我的电影不是体育电影,而是讲述体育运动中人的故事,它不只是给运动迷们看的,而是给所有人看的。所以很多人不喜欢体育,却很喜欢我的电影,因为它能带给他们感动。

故事四:三次征战奥运会的摩洛哥田径运动员奎罗伊

奎罗伊是多次获得世锦赛1500米冠军的优秀运动员,两次参加奥运会,却都和志在必得的冠军擦身而过。雅典奥运会上,他终于夺得了金牌,夺冠后的他冲上看台,抱着两个月大的女儿狂吻。

格林斯潘:他的故事是很有戏剧性的。第三次参加奥运会,他才终于克服了心理障碍,实现了在奥运会上的辉煌。他冲上看台的一幕很感人,因为这样的时刻是每个运动员都祈盼的幸福时刻,他的坚持终于得到了回报。

故事五:蝉联三次奥运会冠军的美国女子垒球队

故事讲述了美国女子垒球队的一名老队员莉萨,如何和队友们顽强战斗,蝉联三次奥运会冠军。还有该队的主教练,在开赛之前经历了丧妻之痛,却依然带队参赛,并将这支队伍带向了胜利。

格林斯潘:虽然我们都知道,去挖掘负面新闻,会吸引人,但是我选择故事,总是去发现它美好的一面,用我的镜头和语言去彰显这些美好。

故事六:澳大利亚自行车运动员梅尔斯姐妹

一对从小就喜爱自行车的姐妹,既是对手,又是队友。在奥运会前夕,姐姐因伤退出比赛,而妹妹继续努力,得到了奥运会冠军,实现了姐妹俩共同的奥运梦想。

格林斯潘:在雅典奥运会前我们就在关注这两个姐妹了,他们都很年轻,却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遗憾的是姐姐没能参加奥运会,但是只要为梦想努力拼搏过,就都是我眼中的英雄。

“我关注的不仅是获得之一或第二的选手,因为媒体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他们身上。我关注的是那些成绩虽然不是很好,但却能表现出奥林匹克精神和美好人性的运动员。”曾获得奥林匹克勋章的格林斯潘对奥运官方电影的 *** 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格林斯潘表示,自己很乐意为北京奥运宣传影片的拍摄出谋划策,“我时刻准备着呢”,他说。

亚运会发生什么值得学习感人故事

这是发生在18年前北京亚运会传递圣火中的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

当年,遍及神州大地31个省、市、自治区的“亚运之光”火炬传递的直接、间接参加持炬、护炬及接力活动者达一亿零一万多人。与其说火炬点燃了人们对亚运会的特殊热情,不如说它燃起了人们的爱国主义 *** 。

圣火、神圣的火,神火、天火。�

起源于古希腊体育竞技中燃烧圣火的习俗,传说是为了感怀盗天火为人间带来光明和幸福的天神普罗米修斯。�

如今,昔日的“东亚病夫”举起了这神圣的火。�

中国军人南振明少校也举起了这神圣的火。�

边陲山镇,人山人海,鞭炮齐鸣,空前欢腾。�

8月30日,当 *** 亲手点燃的第十一届亚运会圣火传到这里时,人们朝圣般的涌向小城。�

圣火,神火,生命之火,胜利之火。千百年来,祖祖辈辈,山里人今天总算扬眉吐气,昂首挺胸,表现出一种从未有过的欢腾、鼓舞和感奋,继而,淌下一串串幸福、神圣的热泪。�

这场面,不禁使山东汉子南振明想到一则流传于家乡的久远的故事:当年,齐鲁督军看见人家打篮球,竟说“抢什么?一人发一个就是了”。民不聊生,江河日下,从那清 *** 收到之一届奥运会邀请书满朝文武竟不知为何物的过去,到中华民族矗立于世界之林的今天,这该是多么巨大的变化啊!�

此时此刻,手执亚运火炬的少校止不住一阵阵地激动。庄严、神圣,使他无暇顾及手中当地土法 *** 的火炬的质地和式样,也没有细细研究它的性能和用法,更没想到,这圣火将要对他进行一次神圣严峻灵与肉的考验。�

火炬传递即将开始。�

点火之前,当工作人员手持玻璃瓶往火炬盛火器里倒柴油时,南振明才惊讶地发现,手中的火炬远非和广东神州燃气具联合实业公司总经理张鸿强所研制的亚运火炬相比:短短的火炬,木制手柄仅仅30分公左右,类似烟灰缸的盛火器里似乎有一块用于吸吮柴油的海绵,溢出的柴油散发出一股强烈地异味儿。这样的火炬,能行吗?更换新的火炬,显然来不及。扔掉它,退下来,更不可能。总之,一切都来不及了,惟有高攀火炬、奋勇向前。�

“不好。”火炬刚点燃,窜出的火苗便借着风势向执火炬的右手手指、手背袭来。圣火猎猎,迎风燃烧。南振明忍痛咬牙,将火炬高高举过头顶。�

摄像机、镁光灯,街道旁,数万只眼睛聚焦于高擎圣火勇猛向前的队伍。�

火炬在燃烧,同时,火苗形成的火舌,也在不停地缠绕着手指、手背,灼热的手柄,烫得虎口 *** 辣的疼。�

“怎么搞的?还不如松明子火把,简直是坑人!”疼痛难忍的同伴中,有人忿詈诅咒。然而,山里人松明子照明早已是遥远的过去,眼前的火炬虽然不甚先进,可边陲小城的条件又只能如此,包括抱怨者自己也得承认,在此之前,又有谁于中华大地高举过神圣的亚运火炬!零的突破,毕竟包含着一种艰难的完善。�

“扔掉吧”。有人实在顶不住了,但又无一人扔掉。�

“不行,不能扔”。同伴中,仅他一名军人,南振明没有多说什么,尽管自己也满手烫起了血泡,虎口疼得钻心,但他依然高擎火炬,面带张百发式的永远微笑。圣火中,绿色的军徽和银色的星花儿交相辉映。�

一秒钟,两秒钟。�

每秒钟,他和他的同伴们都要付出坚强、勇敢和毅力,甚至鲜血和肉体。�

“体育是和平时期带有礼仪性的战争。”身为旅政治部副主任的南振明少校,深知体育本身以外的使命:体育,应该把人塑造得更高尚、更勇敢、更完美。众星捧月的火炬仪式,烘托出的应该是其社会和人生价值,给人以力量、信心以及生命力的考验。�

记得:�

蒙特利尔奥运会期间,一场罕见的大雨突然浇灭了火炬,按照惯例,圣火熄灭意味着闭幕,所剩的比赛项目必须中断。这时,一位名叫布歇尔的场地监督当即冒雨冲上圣火台,用打火机点燃了火炬。圣火委员会闻讯大为震惊,当即宣布此“赝品”无效。好在当天是休息。他们又重新启用储备的火种点燃了圣火。为此,布歇尔几乎被追究法律责任。�

神圣的火,任何人不得玷污和亵渎。�

挺住!挺住!一定要挺住!南振明高擎火炬,不停地暗暗告诫自己:无论如何,也要坚持到底。�

“我们亚州,山是高昂的头……”�

扩音器里,传出激昂、雄浑的歌声。�

这歌声,使他倍受鼓舞。�

掌声雷动,人声鼎沸。�

“加油!加油!”啊,幼儿园的小朋友们也来了。那不是身着“盼盼”盛装的女儿南楠吗?�

“盼盼,盼盼。”多少年来,我们盼望的不就是这一天吗?�

“爸爸,电视里天天举火炬的 *** 姐是谁呀?”�

“那是一位名叫达娃央宗为亚运会采集火种的藏族 *** 姐。什么? *** 姐几岁呀?!14岁啦 。达娃,是月亮。央宗,是幸福的祝愿。她是一个幸运的‘圣女’。是的,孩子,她天天都给我们带来美好的祝愿。”�

一分钟,两分钟。�

十余分钟……�

南振明和他的同伴们无一人后退半步。�

直至传递活动结束,他们的手指、手背,烫起了一块块血泡,虎口处鼓起一层红红的模糊的血肉。

关于体育的小故事,少一点,100字以内的。快快快!!非常急啊!!!!!!

1、刘翔

刘翔为了练习七步上栏技术,改变自己的习惯,以左脚先出,每天起床之一件事穿裤前都提醒自己,先出左脚,足足花了三个多月的时间,为现在成功的七步上栏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苦练出成绩,成功总是要付出辛勤的汗水的。

2、林书豪

“林疯狂”,从二轮秀到被裁到疯狂到稳定主力再到拍纪录片,亚裔血统的林书豪却用美式英雄主义的逆袭得到了全世界尊重。看见林书豪,就会觉得没什么不可以,人只要努力总会成功。

3、乔丹

大多数人还记得乔丹如何登上“神”的位置,经历多少挫折与失败。但当他攀上巅峰,走上神坛,便很少有人真正认识他的模样。其实乔丹没有改变,他还是他自己;

推动他走上“神坛”和雄霸篮坛的是同一种品质。后来他做出二度退役的选择,让公牛作鸟兽散,到华盛顿复出,三度退役,在山猫当总管,依靠的仍然是同一种品质。

4、田径项目冠军王军霞

做运动员是要吃苦的。为了钟爱的体育事业,王军霞付出了许多许多。在参加93年世锦赛时,她的哥哥因车祸去世,家人怕影响她的成绩一直隐瞒情况。做运动员她又尝到了甘甜。在1996年的亚特兰大奥运会上,获得冠军的她身披国旗绕场一周,向世界露出灿烂的笑容,她被人们誉为“东方神鹿”,那时的她最美。

5、游泳项目冠军乐靖宜

因为小时候体质过于单薄,素质太差,被不少教练“割爱”:先被推荐去跳高,因腿没劲,缺乏爆发力,被淘汰;后去花样游泳队,又因柔韧性太差,腿又太长,伸出水面后与同伴的腿不协调,被退回来;最后只得再学游泳。经过刻苦的训练,在26届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她夺得了女子100米自由泳冠军。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黑娃体育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