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赛事竞赛规程标准是什么(体育竞赛规程具有哪些特点?)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819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武术比赛的竞赛规则有哪些
武术 竞赛规则产生于新中国成立以后,是对套路表演水平的评价标准。是为套路运动服务的。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武术竞赛规则。欢迎阅读!
武术竞赛规则一:武术套路
(一)拳术设其他传统拳,即流行于各地、除规则规定的自选拳术内容以外的拳术(如形意、八卦、意拳、八极、地躺、醉拳等)、南拳、各式 太极拳 三项。器械设长、短、软、双器械四项。对练设一项,2-3人均可,男、女可混编。比赛在长14米,宽8米的地毯上进行。
(二)套路比赛各项高低采用裁判评分的办法。各项比赛的更高得分为10分,评分和扣分标准如下:
1、刀、枪、剑、棍、南拳、太极拳等评分扣分标准:
动作规格的分值6分;劲力协调的分值2分; 精神、节奏、风格、内容、结构、布局的分值2分。
2、扣分,根据不符合要求的程度,分别给予扣分,每次扣0.1以上,有些严重不符者,更高一次可扣2分。
3、其他项目和评分标准:
姿势正确、 *** 清楚4分; 劲力顺达、动作协调3分; 风格独特、内容充实2分; 精神贯注、节奏分明1分。
4、对练评分标准:
攻防合理, *** 准确4分; 动作熟练、配合严密3分; 内容充实、结构紧凑2分; 意识逼真、风格突出1分;
传统拳(形意,八卦,意拳,八极,翻子等)南拳
太极拳; 长器械; 短器械; 软器械; 双器械; 对练; 散手比赛
武术竞赛规则二:散手(水上擂台)
散手比赛在高0.6米、长8米、宽8米的台上进行,水上擂台在长、宽各7米,高出水面0.5米的台子上进行。比赛分红方、黑方,拳套重量:65公斤级及以下为320克;70公斤以上级别为280克。
(一)使用 *** ,得分标准等:
1、禁击部位:后脑、颈部、裆部。
2、得分部位:头部、躯干、大、小腿。
3、禁用 *** :用头、肘、膝和反关节的动作进攻对方;
用迫使对方头部先着地的摔法或有意砸压对方;用腿攻击倒地方的头部;用拳连击对方头部。
4、得分标准:
以下情况得3分:在一局比赛中,一方之一次下台,对方得3分(水上擂台则对方胜一局);用转身摆腿击中对方躯干部位而自己站立得3分;用主动倒地的动作致使对方倒地,而自己即刻站立者;使用勾踢将对方踢倒而自己站立者。
以下情况得2分:一方倒地、站立者得2分;用腿法击中对方躯干者;被强制读秒一次,对方得2分;受警告一次,对方得2分。
以下情况得1分;用手击中对方得分部位者;用腿击中对方和下肢者
(二)胜负评定
本次比赛为单败淘汰赛,每场比赛为三局两胜,每局净打3分钟(女好为2分钟),中间休息一分钟。 优势胜利。如被重击倒地不起达10秒或虽能站立但知觉失常,判对方为胜方;一场比赛中,被重击强制读秒达3次,判对方胜;在一场比赛中,3次有效使用3分动作者为胜方。
每局比赛结束,依据边裁判员评判结果,得分高者为该局胜方。 一局比赛中,一方受重击被强制读秒2次,对方为。
(三)竞赛中的礼节
介绍运动员时,运动员向观众行抱拳礼;每场比赛开始前,运动员相互行抱拳礼,宣布结果时,运动员交换站位,宣布后,双方行抱拳礼,再同时向台上裁判员行抱拳礼,裁判回礼;然后和对方教练员行抱拳礼,教练员回礼。
男子设6个级别 女子设2个级别
52公斤 48公斤
56公斤 52公斤
60公斤
65公斤
70公斤
第二章木兰拳比赛
1、本次比赛设木兰拳、木兰单扇、木兰单剑三个集体项目。木兰拳比赛场地,个人长14米,宽8米,集体项目场地不受限制。
器械要求:扇子,全长33厘米,宽2厘米;剑采用金属剑,蕙长略短于剑身。 评分标准与 *** 见附件。
(1)、两个无效分数中,如果高无效分数相等时,则以低无效分数高者列前。
(2)、如果最后得分得无效分数都相等时,则并列。
2、个人全能得分相等时,以获得单项之一名较多者列前;如仍相等,则以获得第二名较多者列前,依次类推;均相等,则名次并列。
3、团体总分相等时,以全队在比赛中获得单项之一名较多者列前,如仍相等,则以获得第二名较多者列前,依次类推。
第五条 服装、礼节、进场、退场、起势、收势、计时与音乐
一、裁判员应穿统一服装,佩戴统一裁判标志。
二、在比赛时,运动员应穿比赛服、穿武术鞋或运动鞋。
三、运动员听到上场比赛的点名时和比赛后裁判长宣布最后得分时,应向裁判长行抱拳礼。
四、运动员应地场地的同一侧完成相同方向的起势和收势。如背对裁判长起势时,须并步收势后再转向裁判长,不允许边收势边转向裁判长。
五、运动员身体任何部位开始动作即为起势,运动员并步收势为结束。
六、规定套路按规定音乐配乐,时间3分钟至3分30秒。表演项目需配乐者,录音带自备。除规定套路外,其他项目时间均为3分钟至4分钟。
七、运动员须在赛前30 分钟参加检录,二次点名末到按弃权论。
第三章 场地、器械的规定
之一条 场地一个人的项目的场地为:长14米、宽8米,四周内沿应标明5厘米的边线,其周围至少有2米宽的安全区,在场地的两边中间各做一条长30厘米、宽5厘米的中线标记。集体项目的场地不受限制。
第二条 器械
一、扇子:全长为33厘米、宽2厘米。
剑采用金属剑,穗长略短于剑身。
第四章评分标准与 *** 之一条木兰拳个人项目、集体项目评分标准
各项比赛的更高得分为10分,评分和扣分标准如下:
一、个个项目的评分与扣分标准
(一)、动作正确, *** 清楚的分值为4分,不符则视轻重程度扣0.1-2分。
(二)、造型优美、舒展大方的分值为2分,不符则视轻重程度扣0.1-1分。
(三)、运劲顺达、动作协调的分值为2分,不符则视轻重程度扣0.1-1分。
(四)、特点明显,风格突出的分值为1分,不符则视轻重程度扣0.1-1分。
(五)、精神集中,舞乐和谐的分值为1分,不符则视轻重程度扣0.1-1分。
二、集体项目的评分标准
(一)、内容的评分:内容充实、木兰拳的风格和特点突出。此项分值为4分。
(二)、质量的评分:动作正确、姿势舒展、动静分明、精神贯注、技术熟练。此项分值为3分。(规定套路此项分值为4分)。
(三)、配合的评分:动作整齐、舞乐和谐、服装统一。此项分值为2分。
(四)、编排的评分:编排新颖、队形多样、变化有序。此项分值为1分。(规定套路没有此项分值)
第二条 其它 错误的扣分标准。
一、 没有完成套路,中途退场,该套路不予评分。
二、遗忘,比赛中每出现一次遗忘现象扣0.1至0.3分。
三、器械(变形、折断、掉地)、服饰影响动作每出现一次失误扣0.1至0.4。
四、推动稳定性,每出现一次晃动或附加支撑扣0.1至0.3分,每出现一次倒地扣0.5分。 以上四种错误扣分,均有裁判员执行。
五、重做
1、运动员因额观原因造成比赛中断,可申请重做一次,不予扣分。
2、运动员在比赛进行中因受伤中断比赛,经简单治疗即可继续比赛的,可申请重做,但应扣0.5分,如果不能继续比赛,则按弃权处理。
3、运动员因失误,动作遗忘或器械损坏等原因造成比赛中断者,可申请重做,但应扣1分。
六、规定套路时间以规定套路规定时间为准,每超过或少于规定套路时间满1秒至5秒扣
0.1分,一次类推。
七、规定套路每遗漏、增加或改变一个动作扣0.3分。
八、动作方向与规定不符,超过45度以上(含45度)每出现次扣0.1分。 以上四种错误扣分,均有裁判长执行。
第三条评分办法
一、裁判员评分
裁判员根据运动员(队)的技术水平,按照竟赛项目的评分标准扣分,在各类分值中减去错误动作的扣分,即为运动员(队)的得分。
二、应得分的确定
1、去掉裁判员所评的一个更高分和一个更低分,余者评分的平均值为运动员的应得分。
2、运动员的得分应取小数点后的两位数。
三、最后得分的确定
裁判长从运动员的应得分数中再加扣除裁判长对其它错误的扣分数,即为运动员最后得分。
武术功法(绝技)比赛
规定项目二项:
掌劈砖块 飞针穿玻璃
自选项目亦为二项:
水上擂台赛 (散手)
男子设三个级别:60公斤;65公斤;70公斤。
武术的竞技来源
二战后,全球用"竞技体育"方式,来消除二战余下的戾气。新中国为顺应国际形势,以全国之力全民发展竞技体育,导致中国武术被卷入体育范畴,以比赛、竞技等形式进行"发展",至今。但是,以奥林匹克精神所推动的竞技体育,其使用的规则,与中国传统武术"止戈为武"的核心思想迥然不同,两者之间难以拟合、厘定,导致当今中国武术形成出以表演为主、以竞技为主和以民间传统功夫为主的不同概念武术并存、的局面。
竞技,是以体育为基础,以展示体育成果为目标的社会活动形式。体育,来自于日文中的"体育"一词,出自于19世纪70年代,在中国最早见于20世纪初的清末,由在湖北开办幼稚园、对幼儿进行全面"保全身体之健旺"的 教育 方针而来。竞技体育是在西方现代解剖学主导的框架下解释的运动形式,它不能涵盖中国传统武术所包涵对修习者除身体外,在精、气、神等综合方面的提升。中国传统武术并无单一的体育形式,中国也没有传统体育(在2009年7月9日日,由国家体育总局以体育概念为基础创立的"传统体育"新概念,没法提供任何 传统 文化 引证、及支持。);在2015年3月19日,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陈国荣副主任,在对中国武术的历史和社会地位等问题、进行了全面阐述后,重新将武术与体育的关系复原定义:中国武术不仅涵盖了西方体育的多种运动形式,而且,还拥有独特的东方传统运动形式、深邃的思想和厚重的文化。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武术不是隶属于体育,而是体育的上位概念。
什么是体育竞赛规程
体育竞赛规程:
一、主办单位
二、承办单位
三、比赛时间、地点
四、参赛单位
六、竞赛办法
七、参赛办法
八、报名及报到
九、裁判员及救生员
十、名次录取及奖励
十一、其它
十二、本规程解释权为国家体育总局xx运动管理中心。
体育竞赛规程制定的基本原则和 ***
体育竞赛规程的制定必须遵守体育法律、法规,否则无效。在缺乏体育法律、法规参照的情况下,可以自己规定本次比赛中对有关问题的处理办法。
尽量使参加竞赛的各方都能在机会均等、同等条件下进行比赛,只有建立在符合规则精神基础上的一致才是公平合理,才是机会均等。当然,做到绝对的机会均等也是有困难的,但竞赛组织者要为参赛者提供更大限度的机会均等的条件。
扩展资料:
体育竞赛规程根据比赛的目的任务和具体条件来制定,一般由主办单位指定专门人负责起草,经有关人员讨论修改后,送主管比赛的领导机关审批。竞赛结束后,该规程就无效。
其次,体育竞赛规程具有多样性特点。任何一种比赛都有自己的竞赛规程,比赛目的不同,竞赛规程就不同。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体育竞赛规程
竞赛规程的依据与原则
在竞赛活动中,竞赛规程和竞赛规则共同协调和制约着运动竞赛的全过程。规程着重于竞赛的组织管理,规则主要是对技术规范以及确定成绩和有关场地器材条件的规定。一般情况下,综合性大型的竞赛,至少要在一年或半年前下达竞赛规程,使参加者能根据规程安排来调整训练计划,为参赛作好充分准备。基层的小型竞赛,也应在数月前印发,使参赛单位能根据竞赛规程的宗旨、内容和要求,组建队伍,确定竞赛和训练目标,积极准备,迎接比赛。在制订竞赛规程时,应遵照下述依据和原则。
制订竞赛规程的依据
1、以运动竞赛计划为依据:竞赛规程应依据单位、系统或省、市及全国性、国际性体育组织的竞赛计划来制订的。竞赛规程是多年度或年度(学校则以学年或学期)竞赛计划中,安排的某一次竞赛活动实施的具体法规。其内容可根据情况发展的需要,进行适当修正。
2、以竞赛目的和任务为依据:竞赛规程应体现出运动竞赛的方针、政策和体育发展的远期目标与近期策略,有效地调整与推动体育的改革和投资方向。此外,对该比赛项目的训练指导思想、人才梯队建设和良好的赛风起着引导、促进及培养的作用。同时还根据国际、国内乃至本单位的有关规定,以及对运动竞赛的需求,全面考虑竞赛的目的任务来制订规程。
3、以客观实际条件为依据:即当时的经费条件、场地设施和人员情况为依据,来制订竞赛规程。
制订竞赛规程应遵循的原则
为使竞赛规程制订得科学、合理,保证竞赛的质量,应遵循下述主要原则。
1、可行性原则:竞赛规程所提出的比赛组织方案和内容,必须从当时的实际出发,做到切实可行。在竞赛管理工作中,应充分利用人才、物力、财力和时间,本着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原则,实施对竞赛过程更优化的设计和组合,以达到机构精简,工作效率高,竞赛效果好的目的。对群众体育竞赛项目的确定,要考虑到有群众特点的传统项目和近代体育项目,注意普及和提高、娱乐性和竞技性相结合。对群众性的体育竞赛活动,其时间、场地安排不能像正规的竞赛一样,应根据竞赛的规模、水平、参加对象及现有的场地情况灵活安排,必要时可根据场地条件来设置比赛项目的确定竞赛时间。
2、公平性原则:竞赛规程是参加者共同遵守和执行的规范与准则,其内容应使全体参加者在客观条件相同的前提下展开竞赛。无论是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以及当地所属的主队,或外来的客队,均应享受同等的待遇。在限定的时间、空间和等同条件下进行竞赛,使比赛结果具有真实性。这样才能有利于充分发挥参赛者的技术、战术特长,提高竞赛的质量和综合效益。 /FONT/P
3、稳定性原则:竞赛规程一经公布,就应相对稳定,不能随便更改。若规程中确有不合理的内容需要修正或补充时,须经制订部门尽可能在比赛前进行修改。修改的内容影响到参赛单位和承办单位的准备工作时,应征得多数参加单位的同意,方可变动。一般在比赛开始后,规程不能再改动,以保证规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规程的最终解释权应属主办单位。 /FONT‘’/P
除此之外,还应注意保持规程的连续性,综合性运动会竞赛规程总则与单项规程之间,不同单项竞赛规程内容之间,以及年度之间应连续一致,不能前后矛盾。文字表达要简明准确,内容要详尽完整,切忌表达含糊,自相矛盾。